第一百四十五章 优秀评选(一) (第2/3页)
的判断。只要大面上过得去,别引起太大的反弹,就行了。毕竟,最后名单还要系里开会审定嘛!”
潘禹会的话,代表了一种普遍存在的、依赖于个人权威和“模糊处理”的管理哲学。但这与陈秋铭内心对“法治”和“程序正义”的坚持格格不入。他知道,再争论下去也不会有结果。
“我明白了,谢谢潘主任。”陈秋铭没有再多说什么,道谢后便退出了潘禹会的办公室。
回到301室,台灯的光晕似乎也变得有些沉重。陈秋铭重新坐回椅子上,盯着那份文件,陷入了沉思。依靠班主任的个人好恶来决定重要的荣誉归属,这既不符合他的理念,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一旦处理不当,很容易破坏班级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和凝聚力。
“不行,不能这么干。”他喃喃自语。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既能完成评优任务,又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过程的公正和透明。
一个想法逐渐在他脑中清晰起来:成立一个临时性的班级评优工作小组。让这个小组来协助处理具体的事务性工作,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成为整个过程的见证者。一旦未来出现任何争议,这个由非利益相关学生组成的小组,可以为他作证,证明评选过程是公开、依规进行的。
他的目光落在了班级花名册上。小组的人选至关重要。首先,班级主要干部和成绩排名靠前(比如前15名)的同学肯定不能进入小组,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潜在的评优对象,需要避嫌。其次,小组成员必须办事可靠、认真细致,能得到大多数同学的认可。
他的手指在名单上滑动,最终停留在了三个名字上:谷江河、袁友三、冯欣钰。
谷江河,复员军人出身,比同龄人成熟稳重,现在是系文体社团的副社长,组织协调能力很强,为人正直;袁友三,虽然是自律会成员,但学习成绩中等,基本达不到评优的硬性条件,让他参与进来不会引起非议,而且他熟悉系里的规章制度;冯欣钰,班里年龄最小的女生,但做事细心踏实,性格温和,可以作为女生群体的代表。
人选确定,陈秋铭立刻用电话分别联系了三人,让他们马上到301办公室来。
不一会儿,三个学生先后赶到。谷江河穿着一身运动服,似乎刚锻炼完;袁友三戴着眼镜,手里还拿着本法律书;冯欣钰则显得有些睡眼惺忪,显然是刚从宿舍被叫起来。
“老师,您找我们?”谷江河作为三人中最为沉稳的,率先开口。
“嗯,有项重要的工作需要你们帮忙。”陈秋铭示意他们坐下,然后将评优文件和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为了做好这次班级评优工作,我决定成立一个临时的评优工作小组,成员就是你们三位。谷江河,你担任组长,负责整体的组织和协调。”
三人相互看了看,都有些意外。袁友三推了推眼镜,疑惑地问:“陈老师,为什么选我们几个?我们……也不是班委啊。”
陈秋铭解释道:“正因为你们不是本次评优的主要候选人,才能保证公正。班委和成绩排名前15的同学都是重点考察对象,需要避嫌。选你们,是因为我相信你们的能力和公正性。”他分别看向三人,“谷江河,你当过兵,有组织纪律性,在社团的工作也证明了你很有经验;袁友三,你是自律会干部,熟悉规则,虽然成绩不算拔尖,但做事认真;冯欣钰,你细心踏实,我相信你能把工作做好。”
听到陈秋铭如此信任的评价,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郑重之色。谷江河挺直腰板,代表小组表态:“感谢陈老师的信任!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我们,我们一定全力以赴,严格按照您的要求和文件规定办事,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陈秋铭满意地点点头:“好。我对这次评优工作的态度很明确:一切公开透明,严格按文件执行,不掺杂我任何个人的主观意愿。”他的语气变得有些严肃,“我不像有些老师,喜欢在背后搞‘暗箱操作’,直到最后才贴个结果出来,让学生们摸不着头脑。我希望我们这次评优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放在阳光下的。”
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