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一叶知秋:龙城故事 > 第一百四十六章 优秀评选(二)

第一百四十六章 优秀评选(二)

    第一百四十六章 优秀评选(二) (第1/3页)

    午后两点,阳光透过343教室宽大的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法律四班的同学们几乎都已到齐,教室里座无虚席,却异乎寻常地安静。大家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门口,等待着班主任陈秋铭的到来。评优——这个关乎荣誉和可能影响未来发展的敏感话题,像一块无形的磁石,吸引着所有人的注意力,也让空气变得有些凝滞。

    脚步声由远及近,陈秋铭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今天穿着一件浅蓝色的衬衫,下身是合身的休闲裤,鼻梁上架着那副标志性的黑框眼镜,神情一如既往的沉稳。与往常不同的是,他身后还跟着三个人——谷江河、袁友三和冯欣钰。谷江河手里抱着一个文件夹和一个笔记本电脑,袁友三拿着一个透明的文件袋和一叠纸张,冯欣钰则捧着一个投票箱和几支笔。这个阵容立刻让同学们意识到,这次班会非同寻常。

    陈秋铭走上讲台,目光缓缓扫过台下每一张年轻而专注的面孔。他清了清嗓子,开门见山:“同学们,下午好。相信大家已经在班级群里看到了学校下发的那份关于评优的文件。相关的条件、要求,大家应该都清楚了。”

    教室里鸦雀无声,只有窗外的蝉鸣隐约可闻。

    陈秋铭微微停顿,语气变得深沉起来:“评优这件事,说起来是好事,是表彰先进。但经历过的人都知道,这其实也是件容易‘得罪人’的差事。名额有限,注定有人能评上,有人评不上。评不上的同学,心里难免会有失落,甚至可能会觉得不公平。这种心情,我能理解。”

    他的坦诚让台下的学生们有些动容,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在这里,我想首先要说明一点,”陈秋铭提高了声调,目光坚定,“我们评优,不是为了区分谁优秀、谁不优秀。在我眼里,我们法律四班的每一位同学,都有各自的闪光点,都很优秀!如果按我的想法,最好能有五十个名额,人手一个,皆大欢喜,对不对?”

    台下响起一阵轻松的笑声和赞同的附和声,气氛缓和了不少。

    “但现实不是这样,”陈秋铭话锋一转,“名额只有这么多,这是学校的规则,我们必须遵守。特别是,评优文件中有一项‘班主任综合评价加分’。”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这几个字,“这项加分,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我请教过潘主任,他也没有给出明确的操作指南。说白了,这项加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班主任的主观判断。”

    同学们屏息凝神,听着这关键的部分。

    “为了避免我个人的主观意愿过度影响最终的评选结果,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平,”陈秋铭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回荡在教室里,“我决定,放弃这项权力带来的自由裁量空间!”

    此言一出,台下泛起一阵细微的骚动,同学们交头接耳,脸上露出惊讶和敬佩的神色。

    陈秋铭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继续解释道:“我的做法是:班主任加分,将完全依据前面各项客观条件(学习成绩、综合测评、干部任职等)计算出来的总分排名来决定。排名第一的同学,获得最高的班主任加分;排名第二的,获得次高的加分,以此类推。也就是说,班主任加分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主观的变量,而是对客观排名的一个‘强化’和‘确认’。这样,最终的结果将完全由前面的客观数据决定,最大程度地排除人为干预。同学们,听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明白了!”台下异口同声地回答,声音响亮而整齐。许多同学的脸上露出了释然和安心的表情。这种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做法,极大地增强了过程的公信力。

    “好!”陈秋铭点点头,“为了进一步体现本次评优过程的公开、透明和民主,我还邀请了三位同学,组成了一个临时的评优工作小组。”他侧身,向谷江河三人示意了一下,“这三位同学,谷江河、袁友三、冯欣钰,他们本身不具备参与本次个人荣誉评优的资格,因此可以保持中立和客观。他们将负责具体的票务、计分、监督工作,并且全程见证整个评选过程。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确保一切都在阳光下进行。”

    谷江河、袁友三、冯欣钰向前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