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盐税案里的“现代操作” (第1/3页)
赵磊揣着礼部的公文去查盐场记录时,脚刚踏进江南盐运使衙门的门槛,就被一股咸鱼味呛得直皱眉。这味道比杂志社食堂的隔夜带鱼还冲,他忍不住摸了摸袖袋里的薄荷糖——这是他穿越前备着改稿时提神的,现在倒成了“防异味神器”。
“赵侍郎大驾光临,真是稀客!”盐运使王坤满脸堆笑地迎上来,肚子挺得像个皮球,手上的玉扳指在阳光下闪得晃眼。赵磊想起苏晴说过的“客户定律”:越是笑得热情,越可能心里有鬼。
“王大人客气了,”赵磊拱手,尽量让官腔听起来像那么回事,“礼部要核明年祭祀用盐,按规矩得查查近三年的出入库账册。”
王坤的笑容僵了一瞬,随即又堆起来:“账册都在库房呢,下官这就让人取来!只是……这盐场的账册堆得乱,怕是要劳烦侍郎大人多等片刻。”
“无妨,”赵磊慢悠悠地品着茶,心里却在打鼓——这拖延术,跟他催作者交稿时对方说“再改改”一模一样。他瞥了眼墙上的日晷,指针正指在未时,故意提高声音:“听说王大人这里的‘日晒盐’成色最好,不如趁等账册的功夫,带本官去盐场看看?也算是……提前为祭祀选料。”
王坤的脸色肉眼可见地白了白:“这……盐场近日在翻修盐田,怕是不太方便……”
“哦?”赵磊放下茶杯,指尖在桌沿轻轻敲了敲,“本官倒是听说,上月刚有一批新盐入仓,怎么偏巧这时候翻修?莫不是……账册上的数字,跟盐仓里的实在东西对不上?”
这话戳中了要害,王坤的额头瞬间冒了汗。赵磊心里冷笑,从怀里掏出那张“盐税流程图”——昨晚特意用毛笔描了一遍,看着像模像样——假装研究:“你看这流程,从‘产盐量’到‘入库数’,再到‘解往京城的数目’,本该环环相扣,若是中间少了一环……”
他话没说完,王坤突然“扑通”一声跪下了:“侍郎大人饶命!是下官一时糊涂,贪了……贪了三成盐税!”
赵磊愣了愣——他还没祭出“逻辑漏洞分析”和“心理施压话术”呢,这就招了?比他改稿时遇到的“玻璃心作者”还不经吓。
“三成?”赵磊故意沉下脸,“王大人可知,这在《大胤律》里叫‘监守自盗’,是要掉脑袋的?”
王坤哭得涕泪横流:“下官也是被太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