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盐税案里的“现代操作” (第2/3页)
宫里的刘公公逼的!他说……说太后娘娘要修佛堂,让下官‘孝敬’点银子,下官不敢不从啊!”
赵磊心里咯噔一下——果然牵扯到太后。他不动声色地掏出帕子擦了擦手:“起来吧。账册先放本官这儿,三日之内,你把贪墨的银子补上,本官可以当没看见。” 这是他从警匪片里学的“缓兵之计”,先稳住对方,再报给“总部”。
苏晴去太后宫里时,特意揣了包刚从御膳房讨来的杏仁酥——这是她“陌拜攻略”里的必杀技:带点小礼物,总能让人放下戒心。
“太后娘娘尝尝?这是御膳房新做的,加了点杏仁碎,不腻。”苏晴笑着把点心盒递过去,眼角瞥见佛堂供桌上摆着串新的蜜蜡佛珠,珠子圆润,一看就价值不菲。
太后捻着自己的紫檀佛珠,漫不经心地尝了一块:“嗯,是比往常的细腻些。你这丫头,倒会讨巧。”
“能让娘娘开心,是臣妾的福气。”苏晴顺势坐下,假装研究佛堂的匾额,“说起来,臣妾前几日总睡不安稳,夜里总梦见些乱七八糟的,正想求娘娘赐串佛珠安神呢。”
太后抬眼打量她,目光在她鬓角的翡翠簪子上停了停:“哦?什么样的梦?”
苏晴心里一紧,知道这是在试探。她垂下眼,声音放轻:“也记不清了,就觉得像掉进了水里,抓不住东西,慌得很。” 这话半真半假——穿越那天电梯坠落的失重感,确实像掉水里。
“念佛能静心,”太后没再多问,指了指供桌上那串蜜蜡佛珠,“那串是江南送来的,说是高僧开过光,你拿去戴吧。”
苏晴接过佛珠,指尖触到冰凉的蜡质,突然注意到珠子内侧刻着个极小的“王”字。王?江南?她心里猛地跳出个名字——江南盐运使,王坤。
“谢娘娘!”苏晴把佛珠攥在手里,故意摩挲着珠子说,“这蜜蜡看着温润,就是……好像沾了点盐粒似的,滑溜溜的。” 她这话是说给自己听的——记下来,江南的蜜蜡,王姓,盐粒,这三者定有关联。
太后的眉峰微不可察地动了动:“许是贡品路上沾了水汽。你回去吧,好生戴着。”
苏晴走出慈安宫,立刻把佛珠塞进袖袋。阳光刺眼,她却觉得后背发凉——刚才那串珠子,分明是王坤给太后的“孝敬”,用贪墨的盐税买的。她得赶紧把这消息传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