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花好越圆 > 第二十章:新词风行,旧俗渐改

第二十章:新词风行,旧俗渐改

    第二十章:新词风行,旧俗渐改 (第1/2页)

    早朝时,赵磊捧着新修订的《工商税则》,在朝堂上侃侃而谈:“……凡新开作坊,前三年免征‘启动资金税’;若能改良工具、提高产量,可申请‘创新补贴’,由户部拨款奖励。”

    底下的大臣们窃窃私语,对着奏折上的“启动资金”“创新补贴”犯嘀咕。有个老御史忍不住问:“赵侍郎,这‘启动资金’是何意?莫非是新的苛捐杂税?”

    赵磊早有准备,从袖袋里掏出个算盘,“噼啪”打了一通:“回大人,‘启动资金’就是开作坊的本钱,朝廷免这部分税,是让百姓敢花钱、能赚钱,就像栽树先松土,根扎稳了才能结果——这叫‘放水养鱼’,最后朝廷收的税只会更多。”

    他这话半文半白,却把道理说得透亮。陈默在龙椅上听着,嘴角噙着笑——这是他们昨晚在暖阁商量好的“新词推广策略”:先用通俗比喻解释,再找实际案例佐证,最后让大家觉得“这词好用、管用”。

    退朝后,“放水养鱼”成了大臣们的口头禅。户部尚书跟同僚对账时,指着一笔拨款说:“这笔钱得给织锦局,算‘创新补贴’,让他们把西域的染料方子吃透,这才是‘放水养鱼’的正道。”

    后宫里,苏晴的“新词”传播得更快。她教嫔妃们用“KPI”来形容份例考核:“谁把宫里的菜园子种得好,月底就多赏两匹布,这叫‘完成KPI有奖励’。” 又把莲儿的差事安排叫“分工协作”:“你负责采买,小禄子负责记账,咱们‘分工协作’,效率才高。”

    贤妃起初听不懂,直到苏晴用“就像绣屏风,你绣花,我绣叶,各干各的活,最后拼起来才好看”打比方,她才恍然大悟,转头就跟宫女说:“今天的点心得按‘新流程’做——先蒸再烤,比直接烤省柴火,这叫‘优化流程’。”

    连太后宫里的小太监,都偷偷学新词。有次给太后捶腿,说:“太后您放心,奴才这力道是‘标准化’的,保证舒服。” 太后虽不懂“标准化”,却觉得这词听着新鲜,竟没罚他。

    林薇在织锦局推广“品牌意识”时,直接把新词绣在了料子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