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花好越圆 > 第三十二章:格物深耕,器物里的道器相生

第三十二章:格物深耕,器物里的道器相生

    第三十二章:格物深耕,器物里的道器相生 (第1/3页)

    (一)铁砧上的“道”

    格物学堂的后院,铁匠铺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沈知蹲在铁砧旁,看着西域老匠人阿吉的徒弟将一块熟铁烧得通红,手里的小锤随着大锤的节奏轻点——这是在练“淬火分寸”,锤点的轻重、冷却的快慢,都直接关系到铁器的韧度。

    “这淬火的火候,就是‘理’,”阿吉的徒弟擦了把汗,指着铁砧上渐渐成型的镰刀,“但为啥要练这火候?是为了让镰刀更锋利,能让百姓少费力气割麦——这就是周先生说的‘道’。”

    旁边的周先生捻着胡须,看着镰刀刃上泛起的青蓝色纹路,神色比前几日柔和了许多。自上次“共生”之论后,他便常来后院转悠,看学子们打铁、制镜、调试水车齿轮,嘴里虽不说,眼里的疑虑却渐渐淡了。

    “沈公子,”周先生突然开口,“前日见你们用‘滑轮’吊重物,一人能抵三人之力,老夫仍有一问:若人人都想着‘借力’,世间的‘勤’字该往何处放?”

    沈知放下手里的小锤,指着铁匠铺墙上的“淬火图谱”——上面是学子们记录的不同火候对应的铁器硬度:“先生看这图谱,每一行数据都要试十次、百次才能记下,这难道不是‘勤’?知道用滑轮,是‘智’;愿意花功夫摸清滑轮的承重、角度,让它真正帮到百姓,才是‘智’里的‘勤’,是‘道’在推着‘理’往前走。”

    周先生看着图谱上密密麻麻的批注,突然想起自己年轻时批注《论语》的日子,一字一句琢磨,何尝不是一种“勤”?他弯腰拿起一把打好的镰刀,刃口锋利却不张扬,握柄处打磨得圆润趁手——这器物里,藏着的不只是铁与火的“理”,还有对用者的体恤,是“道”的影子。

    “罢了,”周先生把镰刀放回木架,“老夫以前总以为,‘道’在书里,现在才明白,也在这铁砧上,在镰刀把上,在百姓握着器物时,那份‘顺手’里。”

    火光中,沈知的眼睛亮了。他知道,这场无声的“说服”,比堂前的争论更有力量——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