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圆融之境,新旧与远近的共舞 (第1/3页)
(一)街巷里的“蒸汽影”
京城的胡同里,开始出现一道新奇的风景:沈知团队改良的“蒸汽马车”正沿着城墙根缓缓行驶。车厢上写着“格物学堂试验车”,车轮裹着棉布(防颠簸),车头装着锃亮的安全阀,每次经过巷口,总会引来一群孩童追着跑,嘴里喊着“铁牛!铁牛!”
“这玩意儿比骡车稳当!”赶车的老把式咧着嘴笑,手里的缰绳成了摆设——蒸汽马车靠手柄控制方向,他只需要偶尔调整阀门,“以前拉一车煤得走俩时辰,现在一个时辰就到,还不费草料。”
周先生拄着拐杖跟在车后,像个监工。他手里拿着“故障记录本”,每过一条街就记一笔:“辰时三刻,过石子路,车身微晃,无异常”“辰时四刻,遇孩童拦路,刹车灵敏,安全停下”。有街坊打趣他:“周先生,您这是怕铁牛跑喽?”
他板着脸回道:“怕它伤着人!这铁家伙力气大,就得盯着,出一点错都不行。”话虽如此,看到马车稳稳停在煤场,工人不用再肩扛手搬,直接用蒸汽带动的传送带卸煤时,他的嘴角还是悄悄翘了翘。
更让人新奇的是“蒸汽医馆车”。林薇让人把惠民医馆的设备搬到马车上,蒸汽动力既能保温(存放疫苗),又能带动简易消毒器,能跑到偏远的胡同里给老人孩子诊病。医官坐在车里给人量体温,车外的喇叭循环播放着“勤洗手、喝开水”的顺口溜,像个移动的健康课堂。
“以前去趟医馆得走二里地,现在车直接开到家门口!”胡同里的张奶奶拿着新领的防疫皂,看着蒸汽马车的烟囱冒起白烟,突然觉得这铁家伙比菩萨还贴心——菩萨只保佑,这铁车却能实实在在送药、送健康。
街巷的石板路上,蒸汽马车轧出的辙印还很新,旁边就是骡车、步行的人留下的痕迹。新旧轨迹交叠在一起,像一首不那么整齐却格外热闹的歌,唱着日子里的新鲜事。
(二)跨洋的“共生谱”
非洲的玉米田迎来了第一次丰收。卡鲁举着沉甸甸的玉米棒,在部落里跳起了传统的丰收舞,只是舞步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