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新人加入 (第2/3页)
柳家门口,柳青买了五块钱豆腐。
老张头问:“青丫头这是要开厂子吗?”
“不算厂子,就是扩大点规模。张叔,您有认识的人想来学吗?”
老张头顿了顿,“老刘家的哑巴闺女手挺巧,天天在家编些小玩意儿。”
柳青心里一动。她去了一趟刘家,隔着矮墙看见一个瘦小的身影坐在院子里,手指飞快地穿梭在柳条间。
女孩编的不是普通花样,而是一种她从未见过的立体结构,像只展翅欲飞的鸟儿。
“你好!“柳青推开院门。
女孩受惊般抬头,看清来人后露出羞涩的笑容,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和嘴巴,摇摇头。
柳青这才想起刘秀兰确实听不见声音也说不出话。
她蹲下来,指了指对方手中的柳编,竖起大拇指,然后掏出手机打字:“你编得真好,想不想来我们柳编工坊工作?”
刘秀兰看完手机,眼睛亮了起来,迅速用柳条编出一个小巧的“好”字,递给柳青。
没想到的是,柳青回来时又遇到一位应聘的。
“你好,我是来应聘的。”
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男子站在院门口。他穿着整洁的格子衬衫,背着一个双肩包,看起来像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与柳青想象中的学徒形象相去甚远。
“你...会柳编?”柳青怀疑地问。
“不会。”年轻人坦然承认,随即递上一份简历,“我是来应聘网店运营的。”
柳青一愣:“我没有打算招聘网店运营。”
“是你们的大学生村官江韩邀请我过来的,我叫张磊。”
张磊推了推眼镜,“我看过你的店铺,很有前景,需要我这种专业人士负责运营。”
柳青正要说话,爷爷从屋里走出来,打量着这个不速之客:“小伙子,我们招的是手艺人。”
张磊不卑不亢:“柳爷爷,手艺要传承,也要管理。”张磊从包里拿出一份图表,“这是我设计的运营方案...”
“有意思。”爷爷手指划过那些彩色的图表,“跟我年轻时用的'匠人点名册'差不多道理。”
柳青和张磊同时愣住了:“什么点名册?”
爷爷转身进屋,片刻后捧出一本泛黄的册子。翻开内页,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人名、日期和柳器种类,间或有些红圈标记。
“合作社时期,我负责分配生产任务。”爷爷指着那些标记,“红圈代表手艺好的,分复杂活计;蓝圈是新手,做基础款。”
张磊眼睛一亮:“这就是最原始的ERP系统啊!怪不得我爷爷说,再好的电脑也比不上老匠人的一本账。”
爷爷突然抬起头:“你爷爷是谁?”
“张铁柳。”张磊回答,“他说年轻时跟您学过编筐。”
爷爷的表情瞬间柔和下来:“铁柳...他还活着?”
“活着呢,就是手抖编不了东西了。“张磊从手机里翻出照片,“他让我来找您,说您这儿准缺人手。”
柳青看着爷爷抚摸照片的样子,突然明白了什么:“您和张爷爷...”
“师兄弟。“爷爷轻声说,“后来运动时...走散了。”
柳青看着爷爷脸上遇到知己的得意神色,知道这个张磊也要留下来了。
王婶等人来到小院时,看到的是这样一幕:爷爷和张磊头碰头地研究那本老册子,柳青在一旁飞快地记笔记,而院墙上已经挂起了一块白板,上面画着奇怪的分工流程图。
柳青开始给新人们安排分工,谁负责采买柳条,谁跟着老学徒学柳编,说得条理清晰。
当天下午,柳家院子就热闹起来,新老学徒围坐,老把式教得认真,新人学得专注,柳条在指间翻飞,万字纹慢慢在他们手下成型。
柳青手机突然响起。是姓赵的一位杭州客户:“柳小姐,我这边有客户看中样品,要订500套茶席!但要求必须两周内交货!”
柳青握着手机的手猛地一僵,500套两周交货,她迅速扫了眼院子里专注学编的众人,咬咬牙:“赵老板,这单我接了。”
刚在县里开完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