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水波纹灯罩 (第1/3页)
柳青回复了肯定的答复,好奇地猜测着林姐的来意。
---
第二天上午,柳青来到“溪畔”咖啡馆。这是镇上为数不多的文艺小店,装修简约现代,顾客多是年轻人。
林姐热情地迎上来:“小青,快来看看这个!”她指着角落里的一组灯具,“这是我去年在大理买的,说是手工编织灯罩,要价八百一个呢!”
柳青仔细端详那组灯具——竹编的灯罩造型别致,但工艺其实很普通,远不如清河柳编精细。
“林姐的意思是...”
“我在想,你们柳编能不能也做这种现代风格的灯具?”
林姐兴奋地说,“现在城里人就吃这套,手工、复古、文艺范儿!”
“我可以试试!不过要用我们清河柳编特有的技法。”
“太好了!”林姐拍手道,“先做六个样品,效果好我长期订货!”回家的路上,柳青满脑子都是设计构思。
她想起奶奶“柳编百样图”里的一种“水波纹”编法,前几天她还找到一位水波纹编得很好的老匠人。
如果应用到灯罩上,光线透过时会投射出美丽的水影效果...
柳青迫不及待地跑回家,爷爷去工坊了,她翻出百样图开始研究。
正当她沉浸在设计中时,手机又响了——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彩信。
点开一看,柳青瞬间血液凝固:照片上是张德才和一个金发外国人的合影,背景似乎是某家高档酒店的会议室。
更令她震惊的是,桌上赫然摆着几个带有复杂纹样的老柳编,其中一个是她从未见过的奇特造型——那纹路仿佛流动的火焰,在灯光下呈现出奇异的渐变色彩,好像是……
短信只有一句话:“想知道这是什么吗?”
这个张德才又搞什么花样?
柳青把这件事默默记下,只把咖啡馆关于灯罩的事跟爷爷说了,老人痛快答应柳青设计他来编样品。
爷爷布满老茧的手摩挲着柳青画出的设计稿,浑浊的眼睛里闪着光:
“这‘水波纹’编法,你奶奶当年教我时,就说这纹路像活的,能把光也揉出灵气,现在用在灯罩上,更妙!”
柳青兴奋得眼睛发亮,祖孙俩连夜备料。
爷爷稳坐主位,手指灵活如游鱼,示范着“水波纹”起编的关键:柳条在他掌心翻转缠绕,细密的纹路像缓缓漾开的涟漪。
第一个样品完成。
灯罩主体采用改良后的水波纹编法,柳条与金属框架的连接处巧妙地留出了伸缩缝隙,整体呈现出一种优雅的弧度,仿佛被风吹皱的水面。
柳青把灯罩轻轻套在台灯上,按下开关。刹那间,整个工作室变成了水下世界——
墙壁和天花板上荡漾着柔和的光纹,随着灯罩的轻微转动,那些光纹就像真正的波浪般流动起来。这效果比她想象的还要美妙十倍!
柳青抓过素描本,画下新的构思——如果不用一个整体框架,而是采用可调节的模块化结构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