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隋唐王朝 > 1 杨坚称帝

1 杨坚称帝

    1 杨坚称帝 (第1/3页)

    却说杨忠凭借追随宇文氏的功绩被赐姓普六茹,到北周时官至大司空、柱国大将军,受封为随国公。杨忠相貌魁梧,武艺超群,身长七尺八寸,在战场上格外勇猛,是一员横刀立马的猛将。有一次杨忠随宇文泰出外狩猎,遇到一只猛兽,杨忠丝毫不惧,挺身上前用左臂挟持兽腰,伸出右手拔出兽舌,将猛兽当场制服,其勇武深得宇文泰的赏识。

    可杨忠人到中年还没有儿子。

    对于一个有爵位的权贵来说,没有子嗣,也就没有继承人,这很让人头疼。

    杨忠35岁那年,他的妻子吕苦桃终于在冯翊般若寺诞下了一名男婴。据《隋书》记载,杨坚将要出生时,红光照室,紫气满庭,当时正值六月,天气炎热,褓母用扇子为杨坚扇风,然而杨坚却怕冷,已冻得哭不出声来。

    杨坚出生后,有个叫智仙的尼姑对杨忠夫人说,这位公子不能像常人那样养育,应该留在寺院中的别馆抚养。

    杨忠夫妇中年得子,自然对这个儿子万分疼惜,而北朝佛教兴盛,他们也相信智仙的话,认为孩子托身寺庙,更有可能健康成长。

    于是杨忠的儿子在寺院中度过了童年时光。师父智仙为他起了个威风凛凛的小名,叫“那罗延”,并告诉他:“儿当大贵,从东国来;佛法当灭,由儿兴之。”

    那罗延,意为佛教中的金刚力士,一般是手持法器、具有神力的护法神形象。智仙知道,这个将门出身的虎子终将走出寺庙,到广阔的天地建立不世之业。

    转眼间,杨坚到了娶妻的年纪。

    杨忠的老上司独孤信看中了相貌非常、气度不凡的杨坚,于是将第七女独孤伽罗嫁给杨坚为妻。

    《隋书》记载,杨坚大婚时,时年14岁的独孤伽罗要他发誓,从此只与她一人相爱,“誓无异生之子”,也就是不能跟其他女人生孩子。杨坚从小在寺庙长大,形成了老成持重的性格,遇到刁蛮的独孤家七小姐,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却说宇文邕是宇文泰的第四子,宇文泰曾夸赞年幼的宇文邕说:“成吾志者,必此儿也!”但宇文泰去世时,宇文邕尚未成年,也非长子,显然与朝政大权无缘。

    宇文泰死后,其侄子宇文护执掌政权,辅佐宇文泰最年长的嫡子宇文觉(北周孝闵帝)取代西魏建立北周,宇文护自封晋国公,任大司马,后迁大冢宰(相当于丞相),独揽军政大权。

    宇文护察觉到朝中重臣独孤信、赵贵等密谋忤逆自己,于是利用权势清除异己,另立宇文泰的庶长子宇文毓(北周明帝)为帝。

    宇文毓在位仅三年,武成二年(560),宇文护再度废帝,改立18岁的宇文邕。

    三年间,宇文护接连废黜、杀害两个堂弟宇文觉、宇文毓,再加上禅位后被杀的西魏末代皇帝拓跋廓,宇文护掌权期间杀了三个皇帝。

    宇文邕接过皇位后,没有立马违抗这位强势的堂哥,朝中事无巨细皆由宇文护做主。

    宇文护逐渐威胁到北周皇权,他想拉拢关陇集团的其他成员给自己撑腰,于是向杨坚抛出了橄榄枝,有意给杨坚一个美差。宇文护的意思是:小杨啊,你不要不识抬举,跟着我有肉吃。

    年轻的杨坚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是否该跟着宇文护站队,就去找他爹杨忠商量。父亲杨忠给他出主意,说:“两姑之间难为妇,汝其勿往!”

    俗话说得好,媳妇夹在婆婆和小姑之间,总是不好处理关系,你就让宇文家这两帮人自己折腾,别去凑热闹了。杨坚听从父亲的建议,不参与宇文护的夺权之争,但也因此不受重用,只能当个清闲的小官。

    宇文护常年掌控军权,宇文邕难以通过军事政变来对抗,只能暗中联合胞弟宇文直等宗室以及部分忠于皇帝的朝臣,用宫廷政变除掉宇文护。

    天和七年(572)三月,宇文邕和宇文护一同去含仁殿拜见太后(宇文邕之母叱奴太后)。按照惯例,太后以家人之礼对待宇文护,让他坐下聊天。

    入殿前,宇文邕对宇文护诡称,太后近来脾气不好,经常酗酒,希望大冢宰朝见时好言相劝,我这里准备了一篇《酒诰》,您可读给太后听。《酒诰》出自《尚书·周书》,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的第一篇禁酒令。宇文护被堂弟多年来的顺从蒙蔽,也没多想,接过《酒诰》,进殿后便为太后诵读。

    惊魂一刻在刹那间发生。

    宇文护读到一半时,宇文邕忽然出现在他的身后,手持玉笏猛击宇文护的头部。

    宇文护未加防备,被打得眼冒金星不省人事。周武帝急令埋伏在一旁的宦官何泉用御刀斩下宇文护的首级,但何泉胆怯,竟不能伤,卫王宇文直及时赶到,眼疾手快地杀了宇文护。

    宇文护被诛后,其党羽群龙无首,迅速遭到清算,宇文邕终于夺回皇权。

    为了平衡内部矛盾,宇文邕在铲除宇文护的党羽后,积极团结关陇贵族,拉拢汉人世家大族,大力提拔宗室成员;为了加强武备,他对府兵制加以完善,进一步扩大募兵的范围,并加强中央对府兵的领导与控制;为了发展经济,他多次下诏释放奴隶、战俘和杂户。

    周武帝“灭佛”时,有个僧人指责他说,陛下依靠皇权来消灭佛家,就不怕下阿鼻地狱吗?

    周武帝坚定地说:“百姓若有人间之福,朕也不辞地狱之苦。”

    在进行军事、文化等一系列整顿改革后,北周大有一统天下之势。然而命运给了周武帝一个夙愿未尽的结局。578年,36岁的周武帝病倒了,此时距离隋文帝杨坚统一天下,只有大约十年的时间。

    宇文邕死后,太子宇文赟即位,是为周宣帝。

    宇文赟从小就在父亲的严厉教导下成长,他还是太子时,只要稍有过失,就会遭到父亲周武帝的鞭打。周武帝要求宇文赟必须学习群臣百官的行为举止,无论寒冬酷暑都不得休息,还让东宫官员注意记录太子的言行举止,每个月汇报一次。听说太子喜欢饮酒,武帝便严禁东宫存放酒浆。

    有一次,周武帝语重心长地对宇文赟说:“自古以来,有多少废太子,你以为我就不会另立太子吗?”

    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宇文赟养成了叛逆的性格,即位后更加肆无忌惮,他爹下葬时,宇文赟不仅没有一丝悲伤的神色,还当众说:“死得太晚了!”之后就去跟后宫的嫔妃们寻欢作乐了。

    杨坚的长女杨丽华是一位端庄、稳重的女子。与太子宇文赟成婚那年,她才12岁,宇文赟登基后,她被册封为皇后,杨坚被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宇文赟每次外出巡幸,都让杨坚在朝内留守。

    宇文赟自幼生长于宫内,不问朝政,沉溺酒色,14岁的时候,宇文赟还是太子,他就看中了一个奴婢,当天晚上就把这个25岁的女人临幸了。

    这个女人名叫朱满月,一年后生下了一个孩子,也就是宇文阐。

    宇文阐不是杨丽华所生,所以杨坚并不是他的亲外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