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相约那一年的夏天 (第1/3页)
我是命运的船长,我的命运我做主,又如何惧怕这惊涛拍岸、波翻浪涌的漩涡?我笑傲苍穹,也不在乎人生步入低谷乃至命运的至暗时刻。站在人生这艘航船上,我遥望远方与大海,何处才是我的归属?我期冀有一束命运的高光,能照耀着有些至暗的我慎始而敬终,行稳而致远。在那些伤痕累累的日子里,我会掩面哭泣,甚至一个人独自崩溃。但我知道,没有什么良药能治好生活的苦,也没有什么良药能治心灵的伤痕。唯有悄悄地擦干眼泪,装着什么也不在乎的样子,让撞了南墙不回头的自己治愈。
回到老家源村待了没几天,出门遇到的一些老熟人都是问这问那,自己没考好也不好意思回答。说什么呢?说自己没发挥好,失误了造成这次名落孙山?还是说自己准备重新复习复习,再背水一战?
此时自己长期在外读书,即使遇到当年的小伙伴也没有多少共同语言了。多年的磨炼,他们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生活的艰难让他们过早地挑起生活的重负了。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我这个落魄“白面书生”的出现,显然不太合时宜,我们已经没有多少共同语言。
这倒不是我在外读了几年书就有骄傲的资本,而是我们谈得很多东西已经没有多少共性。我们就像两根永远不可能交集在一起的平等线,永远都不可能尿到一个壶里。即使偶尔有时候在路上遇到也是相视无言,昔日的小伙伴都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他们当中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准备娶妻生子,传宗接代,延续香火了。这个在农村至为很重要,“无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农村没有早早地结婚生子,是要被人看不起,至少是打入另类的。
而且生男生女也很有讲究,如果出生的是女儿,没有男孩的话,也要被村里的人看不起。一旦只生女孩而不能生男孩的话,那就意味着没有后人传宗接代,是要被戳脊梁骨。
如果生的是带把子的,在村里家族中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儿,起码可以炫耀一番。村里的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还要请一帮有头有脸的人来家吃酒,以示庆贺。即使家里一贫如洗的穷苦人家,如果生了带把子的,也要给亲友报喜,遇到邻居也要发几颗喜糖以示庆贺。
走出家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块块像用金色积木堆积的稻浪画卷。时至初夏,禾苗已经长得一片喜人,夏风轻轻吹拂,禾浪在微风中翩翩起舞。金色的禾浪带着乡土味道味儿沁入心田,让人顿觉心旷神怡。
远山浪漫多情的山茶花红红的一片,中间偶尔又夹杂着各种艳丽的花儿争奇斗艳。在阳光下显得更加艳丽、娇媚,一幅田园画卷多么让人震撼而又扣人心弦。
艳丽的田园风光和远山的浪漫的山茶花的那一抹红,依然打动不了我沉寂的内心。回家的这几天,我的心依然期待着,是战士应该出现在硝烟弥漫、杀声四起的战场,平淡无奇、云淡风轻的避风港,只能让我生出几许无聊与厌倦。
“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出门在外学习奔波十余年,我已经习惯那种既紧绷,又让我充满着渴望的青春时代的劳碌,这碌碌无为的懒散日子显然不是我所憧憬的。我内心始终有一种声音在呼唤,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我依然期待在战场上那种金戈铁马,马革裹尸的壮烈激烈,我痴迷那种在战场上拔剑而起,无所畏惧的勇者的雄风,这是我渴望的归属与坚守。
就这样,我们几个在预考中名落孙山的同学,相约找一个地方尽早复习,方不负父母和老师的期望。更重要的是用实际行动去实现人生的价值,用泪水与汗水去改写自己的命运,在人生的最关键转折点上,不等不靠不奢求,来一次最重要的飞跃。
记得就在那天的夏天,我与阿胜,阿新、阿初、阿学、阿军几个人一起相约找一个地方参加集中自学。我们深深知道,这农村虽有广阔天下,可这天地再大,无论如何也容不下我们这没经过风雨的磨炼,幼稚而又脆弱的柔肩。
我们无论如何也担不起生活给我们的重负。我们的火热天地,依然在那琅琅读书声所渲染的八尺书香之地,那才是我们永恒的幸福的归属地。那一方热土让我们无时不梦绕魂牵,一刻也不能停息。
终于有一天,我们几个人决定,找一个地方去重拾旧日的梦。用奋斗一洗雪耻,期望在下一轮的搏击中不负众望,能够践行当初的诺言,实现人生的价值。像大鹏一样展翅飞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们选择了离县城八九公里远的一所小学,即W镇渡口村小学。这里曾经是我读了二三年小学的地方,我对它再熟悉不过。也是我曾经在这里初中升高中考试败北过,重新来到这样的一个地方,真有些五味杂陈的感觉。
选择这样一个地方,虽说有些无奈,但也有些两相其害取其轻,两权相利取其重的意思,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该小学离县城不远,交通便利,找同学们要点学习资料什么得也比较方便。其二,这里因为有父亲当校长,也不会收费什么的,而且我们几个同学帮学校义务守校,学校也给我们方便,这可是两全其美的事。
其实也是沾了在那儿当校长父亲的光。父亲知道读书不易,考中专、大学更不容易。他说一次失败的考试也算不得什么,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坚持下去,总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所以,在农村有如此远见的父辈,其实也不多见。父母坚决支持我去复读,他们相信自己的儿子总会有出息的那一天。只要如此败不馁,挫不惧,岂能没有出头之时呢?
父亲是第一届兴中师范毕业的老牌中考生,那时村里能出一个初中、高中生都很了不起了,何况他老人家考取了中考?他见我意志坚定,虽然学习成绩一直不见长进,但能屡败屡战,很有毅力,非同寻常人家可比。于是认定愚子尚可教也,他也深信只要理想信念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他认为我应该立志读书,才能创造出人生的另一片天地,如果不读书,连改变命运的机会都没有。母亲是家庭主妇,没有读过什么书,也正是因为大字不识几个,走上社会屡屡碰壁,方才知道读书的重要。
所以,她也是读书才能改变命运的坚定支持者。她知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自己的儿子唯有读书,用知识去改变自己的命运,才能不走自己处处掣肘的老路。
在这个问题上,二老态度坚决,毫不含糊。二老在我人生的关键路口,给予了他们的儿子最具有智慧、最具远见和最大爱的支持吧。如果当时没有这个大智若愚,大勇若怯的举动,哪有我今天的幸福?
在渡口小学,我们六个人在一块聚集的时间也就不到三个月时间,但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表明,尽管我们在预考中出局,但仍然没有动摇我们学习的斗志,我们坚定不移、矢志不渝地坦然接受生活的挑战。
当年教我们高中课程的老师听到这个消息,都为自己有如此坚韧不拔、敢于接受命运挑战的学生感到骄傲。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老师说,阿龙、阿胜他们几个虽然在预考中出局,但他们没有屈从于命运的安排,而是敢于接受命运的挑战,在恶劣的环境下创造条件进行学习。如果说他们是失败者,我以为也是虽败犹荣,他们今天的失败,就是为明天的成功铺平道路。
老师说,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没有一帆风顺的航程,但执着与拼搏永远是追逐梦想的最关键密码。失败了就应该再爬起来,坦然面对生活的不如意。这几个小子不愧是我的好学生,请转告他们,阳光高中的大门随时为他们敞开。
听了一些同学的转述,我们几个兄弟有些感动,我们感动的是同学们还在惦念着昔日的战友,老师们还在牵挂他们多年朝夕相处的学生。听到他们的祝福,我的泪情不自禁地流了出来。
于是,自己在心底暗暗发誓,越是在最困难的时候,越要沉着、冷静,更要在自律上下功夫,不能再辜负大家对我们的期望。加油吧!为自己的美好未来,为光明的前途、时来运转的命运而不惜背水一战。
也许我的未来还充满着曲折与困苦,甚至像航行在大海的一叶孤舟,随时都有被风浪撕裂得粉身碎骨,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就这样,我们从家里拿来粮油,带点蔬菜、腊肉什么的,实在不行的话就骑自行车到县城买一点蔬菜应付几天。有时腊肉吃完了,又没有钱去买,那就吃点素菜过日子,有些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的味道。
我们把这一段特殊的生活印记,看成走我们自己的艰难而又必须面对的长征之路,去征服人生最至暗时刻的一个难以攻克的堡垒。
其实正是这样的磨砺,让我深深懂得,人生本是多磨难,哪有不经历风雨就能见彩虹?岂能不经磨炼就能登上人生的领奖台,去赢得众人的喝彩与掌声?
我们在困苦中咬咬牙,挺起胸膛,自己给自己鼓劲,给自己一个勇气,让人生的锋芒在磨砺中闪光。在这人生的至暗关头,凭着一份执着与坚持,走出了一条自己独特的人生康庄大道。
渡口小学的近三个月学习,说是重温了学生生活,但其实困难重重。我们在没有老师辅导,没有老师在生活、纪律上的管理,更没有可供现成的饭菜的特殊环境下,一切靠自己的自力更生来解决。我们几个难兄难弟在学习、生活上相互帮助,互相提醒、监督,着实是件不太容易的事。
没有老师我们就自学,一切从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学起。我的数学、英语成绩差,那就从这二科着手,期望这二三个月能摸索一些基本规律和方法,能实现零的突破,最起码有一点收获,也不辜负自己这么多日日夜夜的苦熬。
不懂的地方就问一下身边这几位同病相怜的伙伴,同是天涯沦落人,我们知道学习的不易,更懂得珍惜这难得的战友之情。我们也知道,再过几十年,人约黄中昏后,晚霞飘满天,这一定是一段不容忽略的青春印记。在本该奋斗的年轮,我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拼力一搏,在青春的长河里激起了一朵朵青春的浪花。
阿胜还是那么浪漫、有趣,尽管遭受了生活的磨难,但丝毫没有改变他充满阳光的青春气息。那时,他与阿新总在一起,无论做什么事都比较活跃,是一名开心果和活跃分子,特别是他是故事的人,为了活跃氛,有时候我也不时地激将他一下,想从他的肚里掏点有趣的料,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