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打探和大雍朝 (第2/3页)
黑亮的小眼睛立刻滴溜溜转起来,一把拉住王三牛的胳膊,又朝正在抠泥巴玩的狗娃喊:
“三哥!狗娃!走!出去玩!”虎妞嗓门洪亮。
王三牛心里正有此意。
他需要出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个世界的信息!尤其是“读书”这条路。
他立刻装出几分原主王三牛被妹妹强拉出去玩时那种无奈又有点小期待的样子:
“慢点慢点,虎妞你慢点……我跟你去就是了……”
他一边被拽着走,一边在心里吐槽:这丫头才四岁,这力气!怕不是能单手掰断我的胳膊?
清晨的清水村静悄悄的,只有几声狗吠和鸡鸣。脚下的土路坑坑洼洼,露水打湿了草鞋。
王三牛一边努力跟上虎妞的脚步,一边打量着四周。土坯房子,茅草屋顶,篱笆院墙,跟他前世在历史书里看到的古代农村景象差不多。空气里弥漫着泥土、牲畜粪便和草木混合的味道。
三人很快来到村中央那棵标志性的大榆树下。这老榆树也不知道活了多少年头,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细小的榆钱叶子密密麻麻。
王三牛模糊记得,春天嫩榆钱下来的时候,他们这些孩子也会捋点回去蒸着吃。
王三牛一眼就锁定了目标——坐在最中间、唾沫横飞、正说得起劲的二大爷。
二大爷是村里王姓里正的亲叔叔,年轻时走南闯北当过行商,据说去过不少地方,见多识广。
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就回了清水村养老。最大的爱好就是每天雷打不动地蹲在大榆树下,跟村里的老头老太太们讲他那段“辉煌”的过往,或者道听途说的奇闻异事。
堪称清水村的“故事大王”兼“消息集散中心”。
虎妞可没兴趣听老头们唠嗑,她松开王三牛的手,像颗小炮弹似的冲向不远处其他几个差不多大的孩子,很快就混在一起,叽叽喳喳闹腾开了。
王三牛则学着记忆中原身的样子,有点腼腆地走过去,小声问候:
“二大爷早……您……您吃了吗?”
二大爷闻声转过头,看到是王三牛,绿豆小眼一亮,嗓门瞬间又拔高了八度:
“咦?三郎?你小子今天气色看着还行?能出来走动了?”
他还没等王伟回话,便又快速说道:
“吃了吃了!一碗糊糊俩馍馍,对付对付就行!”
二大爷乐呵呵地摆摆手,仔细打量王三牛,
“嗯,看着是比前些日子强点。你娘不容易啊,总算把你调养得能出来透透气了。”
王三牛刚想顺着话头问问,二大爷那股子憋不住的谈兴已经喷涌而出,根本不用他引导:
“哎哟,说起这个,你是不知道啊,前阵子隔壁李家庄那家小子,也是身子骨弱,跟你差不多大,他娘给他找了个啥偏方,喝蛤蟆尿!
我的老天爷,你说那玩意儿能喝吗?结果咋样?上吐下泻,差点把小命搭进去!最后还是镇上仁心堂的坐堂先生给瞧好的……”二大爷拍着大腿,唾沫星子横飞。
王三牛心里默默吐槽:这二大爷的倾诉欲真是……一如既往的旺盛啊!
他耐着性子听着,等二大爷说到一个气口,赶紧插话,装作小孩好奇的样子问:
“二大爷,您老走过那么多地方……外头……外头是啥样的啊?大不大?有咱们村好吗?” 他故意把声音放得怯生生的。
“大?嘿!”
二大爷果然被这问题勾起了豪情,一拍大腿,
“那当然大!咱们这清水村,搁外面算个啥?屁大点地方!咱们这是咸宁县,上面有长安府!长安府啊,那可了不得!城墙比咱们后山还高!那城楼,啧啧,气派!街上那人多的,跟蚂蚁似的,挤都挤不动!卖啥的都有,绸缎庄、点心铺子、酒楼饭馆……那叫一个热闹!比咱们这穷乡僻壤强到天边去了!”
“长安府……咸宁县……”
王三牛心里飞快地盘算着,他继续装作充满求知欲的小孩小心翼翼地套话:
“那……那皇帝老爷……在长安府住吗?”
“嗨!皇帝老爷哪能住这儿!”
二大爷摆摆手,
“皇帝老爷住在京城!离咱们这儿老远老远呢!咱们现在是大雍朝!皇上是隆景帝老爷,听说年富力强,是个好皇帝!”
大雍朝!隆景帝!
王三牛心头一震。终于听到朝代了!
“大雍朝……”
他重复着,装作懵懂,
“比……比以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