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七日浴血,鏖战城头 (第1/3页)
长社城头的厮杀声震耳欲聋,箭矢如蝗,带着尖锐的破空声,不断射向城墙;盾牌相撞的闷响此起彼伏,仿佛是死神的鼓点。夕阳将血色余晖泼洒在城墙上,把汉军与黄巾军的身影拉得扭曲而狰狞。林渊浑身浴血,甲胄缝隙间渗出的血珠顺着锁子甲的纹路蜿蜒而下,在青砖上晕开朵朵暗红。作为统领五百人的军侯,他根据朱儁安排已在西城门楼奋战了整整七日,每日与死神擦肩而过,身体的疲惫和精神的紧绷达到了极限。干裂的嘴唇每说一句话都伴随着刺痛,布满血丝的双眼早已分不清是汗水还是血水在流淌,连吞咽唾沫都能尝到满嘴的铁锈味。他甚至能清晰地感觉到,每一次呼吸,都像是有把钝刀在刮擦着干涩的喉咙。
西城门楼是长社城防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直面波才大军的猛烈攻击。林渊的五百士兵,如今伤亡过半,剩下的人也大多带伤。但他们依旧坚守在这里,凭借着残破的盾牌和磨损的兵器,抵挡着黄巾军一波又一波的进攻。有的士兵盾牌上插满箭矢,木头早已被砸得凹陷,裂开的纹路里还嵌着敌人的皮肉;有的长枪枪头卷刃,枪杆上缠满布条增加握力,却依然紧握在手中。一名叫阿虎的年轻士兵,左手缠着发黑的绷带,那是前日被黄巾军的长矛划伤的,伤口已经开始化脓,散发着恶臭,却仍用牙齿咬开弓弦,将箭矢射向敌群。他的眼神中透着一股倔强,仿佛在向命运宣告,自己绝不会轻易倒下。
林渊挥舞着环首刀,奋力格开一柄刺来的长矛,溅起的火星映亮他染血的脸庞,那眼神却比刀锋更冷冽。连续多日的战斗,让他的手臂酸痛不已,每一次挥刀都如同灌了铅般沉重,但他不敢有丝毫懈怠。城墙垛口外,堆积如山的尸体几乎与城头平齐,浓重的血腥味混合着未散的硝烟,令人作呕。断肢残臂挂在破损的雉堞上,垂死的**与战马的嘶鸣交织,勾勒出一幅人间炼狱的图景。他怀中的青铜罗盘开始发烫,表面浮现出细密的纹路,似乎在预警着一场更大的危机即将降临。那罗盘的热度透过衣衫,灼烤着他的肌肤,仿佛在提醒他,局势已经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
“军侯!箭矢快用完了!” 一名士兵顶着箭雨,跌跌撞撞地跑到林渊身边大喊。那士兵的右肩插着一支箭,鲜血浸透了半边衣衫,脚步虚浮不稳,每走一步都在青砖上留下歪斜的血脚印。他的脸上满是惊恐与绝望,嘴唇不停地颤抖着。林渊心中一沉,箭矢是守城的重要武器,一旦耗尽,他们将更加被动。“传令下去,让兄弟们收集敌军射来的箭矢,重复使用!” 他大声下令,声音在嘈杂的战场上显得格外坚定。同时,他转头看向身边的亲兵:“去把城楼上备用的竹片和麻绳拿来,我们自己制作箭矢!” 然而备用材料也所剩无几,竹片仅够制作十几支箭,麻绳更是磨损得一碰就断。林渊望着那些破旧的材料,心中涌起一阵无力感,他知道,这不过是杯水车薪。
话音刚落,又一波黄巾军发起了冲锋。他们扛着云梯,如潮水般涌向城墙。林渊看着密密麻麻的敌军,握紧了手中的刀,大声喊道:“放箭!滚木礌石,砸下去!” 汉军士兵们咬牙将箭矢射出,巨大的滚木和沉重的礌石从城头倾泻而下,砸在黄巾军的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惨叫声。但黄巾军人数众多,前赴后继,不断有人架起云梯攀爬上来。一名黄巾军力士肌肉虬结,双手抓着云梯,竟用肩膀硬生生扛住了一块落下的礌石,鲜血顺着额头流下,染红了他的黄巾头巾,却仍怒吼着继续向上攀爬,嘴里还含糊不清地喊着口号。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疯狂与执着,仿佛死亡对他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一名黄巾军士兵已经爬到了城头,林渊眼疾手快,冲上前去一刀将其砍落。可紧接着,又有更多的黄巾军涌了上来。林渊与士兵们背靠背,奋力拼杀,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