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七日浴血,鏖战城头 (第2/3页)
血不断溅在他们的脸上、身上。在这狭小的城头上,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鲜血,每一次战斗都关乎生死。一名士兵被黄巾军的长矛刺穿腹部,却死死抱住对方的腿,大喊着:“军侯快走!” 林渊红着眼眶,挥刀将那名黄巾军斩成两段,温热的血溅在他脸上,与汗水混在一起。那一刻,他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也更加坚定了守护这座城的决心。
战斗间隙,林渊看着身边疲惫不堪的士兵们,心中满是心疼和愧疚。这些兄弟跟着他出生入死,如今却面临着如此艰难的处境。他走到一名受伤的士兵身边,蹲下身子,为他包扎伤口。那士兵强忍着疼痛,挤出一丝笑容:“军侯,俺没事,还能再战!” 林渊拍了拍他的肩膀,喉咙有些发紧:“好兄弟,再坚持坚持,援军一定会来的!” 实际上,他自己也不知道援军何时能到,只是不想让士兵们失去希望。那士兵的伤口深可见骨,林渊颤抖着双手为他包扎,绷带用完了,就撕下自己的衣角。看着士兵苍白的脸色,林渊心中暗暗发誓,就算拼尽最后一口气,也要保护好这些兄弟。
然而,现实却愈发严峻。城中的粮草日渐稀少,士兵们每天只能分到少量的食物和水。在这酷热的天气下,长时间的战斗和缺乏补给,让许多士兵的体力逐渐透支。更糟糕的是,波才似乎察觉到了汉军的困境,进攻变得更加猛烈。夜晚,黄巾军的营地里灯火通明,鼓声整夜不绝,让汉军将士们无法安心休息。林渊在城楼上踱步,听着远处传来的敌军喧闹声,看着士兵们疲惫却强撑的面容,心中焦虑如焚。他不断地在心中盘算着,如何才能在这绝境中找到一线生机。
深夜,林渊正在城楼上巡视,赵云匆匆赶来:“兄长,波才的营地里有异动,似乎在集结大量兵力,恐怕明天会有一场恶战。” 赵云的盔甲上也沾满了尘土和血迹,眼神中透露出焦虑,额头上还贴着一块用布条简单包扎的伤口。他的呼吸急促,显然是一路飞奔而来。林渊望着远处黄巾军营地闪烁的火光,眉头紧锁。他知道,以目前的情况,他们很难抵挡敌军的大规模进攻。“子龙,你立刻去通知各队,加强城防。让兄弟们做好必死的准备!” 林渊沉声道。赵云点头领命,转身离去。林渊独自站在城头,望着满天星斗,心中思绪万千。他想起了与曹操的相遇,想起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难道就要在此折戟沉沙吗?不,他不甘心!他握紧了怀中的青铜罗盘,感受到那股神秘的力量在体内涌动,仿佛在给予他勇气和力量。
第二天清晨,波才亲自擂鼓,二十余万黄巾军如潮水般涌向长社城墙。西城门楼首当其冲,成为了敌军攻击的重点。林渊看着密密麻麻的敌军,握紧了怀中微微发烫的青铜罗盘,大声喊道:“兄弟们,今日便是生死之战!我们身后是长社的百姓,是大汉的江山,决不能后退半步!杀!” 他的声音在城头上回荡,激励着每一位汉军将士。但士兵们的回应声却略显疲惫,林渊知道,大家的体力都快到极限了。他看着士兵们布满血丝的眼睛和颤抖的双手,心中一阵酸楚,却也只能在心中默默为他们加油打气。
周围士兵们在林渊的鼓舞下,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他们用最后的箭矢、滚木和礌石,阻挡着敌军的进攻。但黄巾军人数实在太多,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城墙。终于,有部分黄巾军突破了防线,冲上了城头。林渊带领士兵们与敌军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黄巾军中有一名身披红袍的将领,手持双斧,勇猛异常,所到之处汉军纷纷倒下。那将领每挥动一次双斧,就能砍倒两名汉军士兵,嘴里还疯狂地大笑着。他的笑声中充满了残忍与嚣张,仿佛在向汉军宣告,他们的失败已是注定。
此时,赵云银枪如龙,在敌群中左突右杀。他避开黄巾军的刀锋,枪尖如毒蛇吐信,直取敌人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