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诸天火红年代,冰箱每日刷新 > 74.倾囊相授

74.倾囊相授

    74.倾囊相授 (第2/3页)

示着某种微妙的节奏。

    领导的心思要揣摩,但不能过分揣摩,更万万不能替领导做决定!这是大忌!

    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厂里上下的风吹草动、各车间明里暗里的矛盾、工人茶余饭后的议论,都要留心听,用心记。

    但嘴巴一定要像上了两把锁,该烂在肚皮里的事体,一个字也不能漏!

    有时候,知道得太多,反而不是好事,要学会装糊涂,但心里要明镜似的。”

    周炳生语速不快,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几十年的工厂沉浮、世态炎凉中淬炼出来的真金,带着沉甸甸的分量和血的教训。

    他枯瘦的手微微有些颤抖,仿佛那些记忆的碎片依然锋利。

    “最后。”

    周炳生话锋一转,回到了他最熟悉、也是阳光明当前最需要提升的领域——写材料。

    他的眼神瞬间变得不一样了,如同一位老匠人抚摸着自己最趁手的工具,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

    “写材料,这是我在秘书组当了几十年的‘老黄牛’、‘笔杆子’吃饭的本事。

    厂里的大报告、大总结、向上级的汇报、对下级的指示,经我手的,不晓得有多少。

    这里面的门道,深着呢。”

    他拿起桌上那本陪伴他多年、边角早已磨损卷起的厚笔记本,像捧着一本武功秘籍,小心翼翼地翻开几页,指着上面密密麻麻却条理清晰、字迹工整的记录。

    “首先,吃透上头精神。”

    周炳生的手指点着笔记本上摘抄的中央文件标题和关键词:

    “ZY文件、蔀委指示、市里要求,要像老牛反刍一样反复研读,嚼碎了,咽下去,抓住核心精髓。

    我们厂里的一切材料,万变不离其宗,都要牢牢扣住上头的大方向、主旋律,偏离了轨道,写得再花团锦簇也是白搭,甚至可能惹祸上身!”

    他语气严肃。

    “其次,摸透下头实情。”

    他手指移向另一处记录着车间数据、工人反映问题的部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