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送别 (第2/3页)
射状分布,符合高处坠落特征“,句子结构严谨;第三份变成“如果是坠落,肋骨应该断;要是推下去,可能不同“;最新一份则是“如果,如果,如果......“
“重复假设句,复杂从句减少。“林老师的声音轻得像叹息,“和你母亲后期的信件,语法频率完全重叠。“
沈默的指甲掐进掌心。
他想起昨夜在解剖室加班时,笔下的“根据《法医病理学》第12章“突然变成“要是爸在,他会怎么写“。
原来不是笔误,是某种更可怕的东西,正在篡改他的表达逻辑。
“我要做个实验。“他突然转身,目光扫过苏晚萤和林导——后者正扛着摄像机从门口探进头来,“需要志愿者。“
三日后的实验室里,六名大学生围坐在长桌前。
沈默站在单向玻璃后,盯着他们笔下的纸页。
一组被告知“这是一位母亲给亡夫的遗书“,另一组被告知“这是女孩给暗恋对象的未寄情书“。
“第三组的小张,笔压开始变轻。“苏晚萤指着监控屏幕,声音紧绷,“看她的手腕,在发抖。“
七日后的数据摊开时,沈默的手指在报告上划出深痕。
被告知“遗书“的三人,书写速度平均延迟2.3秒,笔压减轻40%;另一组无异常。“不是信在感染人。“他抬头时,眼底闪着学医时解破谜题的光,“是我们用'悲伤'喂养了信。
当我们把信定义为'遗愿',就等于给了它继续生长的土壤。“
午夜的书房笼罩在幽蓝的监测灯下。
小舟蹲在地上,指尖捏着瓶淡金色的感应粉末——那是她从聋哑学校实验室偷来的,说是能捕捉“未被看见的移动“。
粉末撒开的瞬间,她比划了个“安静“的手势,翻译器里传出机械音:“别说话。“
沈默屏住呼吸。
墙上的挂钟敲过十二下时,地面的粉末突然泛起涟漪。
一道足迹从书桌延伸到焚信铁盘,鞋印是母亲常穿的黑布鞋;另一道足迹反向折返,鞋底沾着未燃尽的纸灰。
“她不要回信。“小舟的手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