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时也运也 因小失大 (第2/3页)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不流俗,不从众,方可成人上之人)。
操欣慰,但担心杨奉在大梁,会有变故。
董昭又建议:以书与杨奉,先安奉心(好言安心,最廉价的生意)。明告大臣,以京师无粮,欲车驾幸许都(以利诱之,穷困之际最为有效)。
曹操大喜,感谢董昭。
侍中太史令王立观天相,得知:代汉而有天下者,当在魏,密告献帝,操闻之,使人告立:幸勿多言(言多必失,如无必要,不可轻易发声)。
彧得知:董昭、王立之言相合,建议曹操依董昭之言,曹操乃决从董昭之言。
曹操向献帝提迁都许都之事,帝不敢不从,群臣皆惧操势,亦莫敢有异议(若无骨气,行尸走肉也)。
择日起驾,操引军护行,百官皆从。
杨奉、韩暹领兵拦路,许褚与徐晃交锋,不分胜败。
操即鸣金收军,表示:杨奉、韩暹诚不足道,打算招降徐晃(不可一杆子打倒一船人,因人而异,分而治之,明智也)。
满宠借故人之谊冒死劝降徐晃,徐晃思量后同意。
满宠建议:杀掉奉、暹而去,以为进见之礼。
徐晃为了大义,坚决不肯(若无底线,与禽兽无异),满宠大加赞赏徐晃大义,晃遂引帐下数十骑,连夜同满宠来投曹操。
奉得知,大怒,自引千骑来追,一口断定徐晃反叛(手下欲离之,当以情留之;轻易与能者反目,不智)。
曹操与杨奉、韩暹两军乱战,两家军士大半多降,杨奉、韩暹势孤,引败兵投袁术去了。
曹操收军回营,满宠引徐晃入见,操大喜,厚待之。
迎銮驾到许都,盖造宫室殿宇,立宗庙社稷、省台司院衙门,修城郭府库;封董承等十三人为列侯。
赏功罚罪,听曹操处置(大势既定,赏罚分明,方可稳住人心),曹操手下,各各封官。
自此大权皆归于曹操:朝廷大务,先禀曹操,然后方奏天子。
三、一计又一计
彧献二虎竞食之计:奏请诏命实授备为徐州牧,因密与一书,教杀吕布。事成则备无猛士为辅,亦渐可图;事不成,则吕布必杀备矣(坐山观虎斗,保存实力;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曹操依计而行,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