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学三国 > 第一百十九回 亡国无忧 平稳过渡

第一百十九回 亡国无忧 平稳过渡

    第一百十九回 亡国无忧 平稳过渡 (第3/3页)

乃王肃之女,生二子:长曰司马炎,人物魁伟,立发垂地,两手过膝,聪明英武,

    胆量过人;次曰司马攸,情性温和,恭俭孝悌,昭甚爱之,因司马师无子,嗣攸以继其后。

    昭常言:天下者,乃昭兄之天下也。

    司马昭受封晋王,欲立攸为世子。

    山涛谏言:废长立幼,违礼不祥。

    贾充、何曾、裴秀亦谏言:长子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才;人望既茂,天表如此:非人臣之相也。

    昭犹豫未决,太尉王祥、司空荀顗谏言:前代立少,多致乱国,愿昭思之。

    昭遂立长子司马炎为世子(传言:德川幕府之所以长期统治日本就在于严格地执行长子继承制。)。

    大臣奏称:当年襄武县,天降一人,身长二丈余,脚迹长三尺二寸,白发苍髯,着黄单衣;裹黄巾,挂藜头杖,自称曰:其乃民王也。今来报汝:天下换主,立见太平。如此在市游行三日,忽然不见,此乃殿下之瑞也。殿下可戴十二旒冠冕,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根车,备六马,进王妃为王后,立世子为太子。

    昭心中暗喜,回到宫中,正欲饮食,忽中风不语。

    次日,病危,太尉王祥、司徒何曾、司马荀顗及诸大臣入宫问安,昭不能言,以手指太子司马炎而死(功成身退也!)。

    时八月辛卯日也。

    五、换代易主

    何曾言:天下大事,皆在晋王,可立太子为晋王,然后祭葬。

    是日,司马炎即晋王位,封何曾为晋丞相,司马望为司徒,石苞为骠骑将军,陈骞为车骑将军,谥父为文安葬已毕,炎召贾充、裴秀入宫问:曹操曾云:若天命在吾,吾其为周文王乎!果有此事否?

    充言:操世受汉禄,恐人议论篡逆之名,故出此言,乃明教曹丕为天子也。

    炎问:炎父王比曹操何如?充言:后宣王、景王,累建大功,布恩施德,天下归心久矣。文王并吞西蜀,功盖寰宇,又岂操之可比乎?

    炎言:曹丕尚绍汉统,炎岂不可绍魏统耶?(前有车后有辙!)

    贾充、裴秀二人再拜而奏言:炎正当法曹丕绍汉故事,复筑受禅坛,布告天下,以即大位。

    炎大喜,次日带剑入内,魏主曹奂连日不曾设朝,心神恍惚,举止失措。

    炎直入后宫,奂慌下御榻而迎,炎坐毕,问:魏之天下,谁之力也?

    奂言:皆晋王父祖之赐耳。炎笑言:炎观奂,文不能论道,武不能经邦,何不让有才德者主之?

    奂大惊,口噤不能言,傍有黄门侍郎张节大喝言:昔日魏武祖皇帝,东荡西除,南征北讨,非容易得此天下;今奂有德无罪,何故让与人耶?(皇帝不急,太监急!)

    炎大怒言: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自立魏王,篡夺汉室,炎祖父三世辅魏,得天下者,非曹氏之能,实司马氏之力也:四海咸知。炎今日岂不堪绍魏之天下乎?

    节又言:欲行此事,是篡国之贼也!炎大怒言:炎与汉家报仇,有何不可!

    叱武士将张节乱瓜打死于殿下,奂泣泪跪告。

    炎起身下殿而去,奂谓贾充、裴秀言:事已急矣,如之奈何?

    充言:天数尽矣,奂不可逆天,当照汉献帝故事,重修受禅坛,具大礼,禅位与晋王:上合天心,下顺民情,奂可保无虞矣。

    奂从之,遂令贾充筑受禅坛。

    以十二月甲子日,奂亲捧传国玺,立于坛上,大会文武,请晋王司马炎登坛,授与大礼。

    奂下坛,具公服立于班首,炎端坐于坛上。

    贾充、裴秀列于左右,执剑,令曹奂再拜伏地听命。

    充言:自汉建安二十五年,魏受汉禅,已经四十五年矣;今天禄永终,天命在晋。司马氏功德弥隆,极天际地,可即皇帝正位,以绍魏统。封奂为陈留王,出就金墉城居止;当时起程,非宣诏不许入京。

    奂泣谢而去,太傅司马孚哭拜于奂前言:孚身为魏臣,终不背魏也。

    炎见孚如此,封孚为安平王,孚不受而退。

    是日,文武百官,再拜于坛下,山呼万岁。

    炎绍魏统,国号大晋,改元为泰始元年,大赦天下,魏遂亡。

    晋帝司马炎,追谥司马懿为宣帝,伯父司马师为景帝,父司马昭为文帝,立七庙以光祖

    宗。

    汉征西将军司马钧,钧生豫章太守司马量,量生颍川太守司马隽,隽生京兆尹司马防,防生宣帝司马懿,懿生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是为七庙也(光宗耀祖也!)。

    大事已定,每日设朝计议伐吴之策。

    未知怎生伐吴,且看下文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