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慧眼鉴宝(三) (第2/3页)
找的从来不是玉玺,是守玺人。”
窗外突然掠过道黑影,掌柜迅速合上锦盒。林深瞥见他袖口露出的刺青,竟是和老周胸口同样的 “明” 字,只是笔画间多了道剑痕。
“他们来了。” 掌柜拽着林深钻进内室的暗门,“记住,玉玺在洛阳古墓是幌子,真正的位置在...” 话音未落,外间传来玻璃碎裂的声响,夹杂着金发女子的呵斥。
暗门后是条逼仄的夹道,墙面上布满凿痕,像是用指甲抠出来的。林深摸着潮湿的墙壁,突然触到处凹陷,指尖探进去,竟摸到片丝绸。拽出来看时,是块绣着北斗七星的明黄色缎子,针脚里还嵌着些干涸的暗红粉末。
“这是坤宁宫的云锦。” 掌柜的声音带着颤,“当年沈知意就是用它包裹玉玺的。”
夹道尽头连着口枯井,井壁上钉着锈蚀的铁梯。林深攀下去时,靴底踢到个硬物,摸起来是个铜制罗盘,指针正疯狂地围着 “乾” 位打转。井底积着尺许深的黑水,水面漂着些残页,拼凑起来竟是张崇祯年间的舆图,苍龙城的位置被朱砂圈住,旁边写着 “玄武门” 三字。
“他们把老周带走了。” 井上传来掌柜的低语,“那些龙牌卫是满洲皇室的后裔,找玉玺是为了证明他们的正统。”
林深突然想起铜镜里那个颈有勒痕的男子,此刻才惊觉那不是崇祯 —— 龙袍的十二章纹里,少了象征帝王的日月星辰。
黑水突然开始翻涌,罗盘的指针猛地扎进水里。林深俯身去捞,却看见水面映出张陌生的脸,穿着玄色劲装,背后背着柄镶金的唐刀。
“沈大人,该醒了。” 水面突然炸开,张女人的脸浮出水面,竟是和沈知意长得般无二,“三月廿九,玄武门将开。”
井水瞬间退去,露出个嵌在井底的青铜匣。打开时,里面躺着半枚虎符,与密室里那半正好成对。符身上刻着的 “翊麾校尉” 四字,正与他后腰纹身的蟠螭纹首尾相接。
“您是最后个守玺的锦衣卫。” 女人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当年您假死脱身,把玉玺藏在了...”
井壁突然剧烈震动,碎石如雨般落下。林深将虎符塞进怀里,顺着铁梯向上爬,刚探出脑袋,就被支冰冷的枪管抵住太阳穴。金发女子的靴尖踩着掌柜的手背,另只手里正把玩着那面照骨镜。
“林教授,合作愉快。” 她用枪管敲了敲林深的胸口,“把玉佩交出来,我就让你看看你祖父的真面目。”
林深突然注意到她风衣口袋露出的角照片,除了与自己相似的男子,还有个穿中山装的老者,胸前别着枚青天白日勋章。
“民国二十三年,故宫失窃案的主谋不是我祖父。” 林深的指尖滑过虎符的齿痕,“是你们的先祖,肃亲王善耆。”
照骨镜突然发出悲鸣,镜面里闪过列火车,穿中山装的老者正将个檀木匣交给日本宪兵。金发女子的脸色瞬间煞白,枪管哐当落地。
井里传来阵龙吟般的轰鸣,林深转身跳进枯井,却发现井底出现了条隧道,墙壁上的火把自动燃起,照亮了两侧的壁画 —— 正是他在铜镜里看到的白梅宫墙,只是这次,穿玄色朝服的男子背后,站着个佩刀的锦衣卫,面容赫然是林深自己。
隧道尽头的石门上,刻着行篆字:“七星聚,玄武开,非真龙,莫进来。”
林深将合璧的玉佩按在门环上,石门缓缓开启,露出间堆满兵器的石室。正中央的石台上,端放着个熟悉的黑檀木盒 —— 与老周捧出的那个一模一样。
打开时,里面却没有玉玺,只有张泛黄的纸,是份崇祯十七年的锦衣卫密档。记载着当年位沈姓校尉假传圣旨,将传国玉玺从玄武门运出,藏匿于 “龙城之眼”。
“龙城之眼就是...” 林深的话被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金发女子举着火把冲进来,身后跟着群举枪的黑衣人。
“把密档交出来!” 她的火把照向石室角落,那里竟坐着个披头散发的老者,正用指甲在墙上刻着什么。
林深凑近看时,老者刻的竟是串日期:“三月十九,煤山;三月廿九,龙城。” 而他的手腕上,戴着块与林深相同的玉佩。
“祖父?” 林深的声音发颤。
老者缓缓抬头,露出张与林深如出辙的脸,只是眼窝深陷,瞳孔里爬满血丝。“玉玺... 在龙首山...” 他突然抓住林深的手腕,将枚青铜钥匙塞进他掌心,“沈知意的墓...”
火把突然熄灭,石室陷入片漆黑。林深感觉有什么冰冷的东西缠上脚踝,低头看时,竟是条通体雪白的小蛇,正衔着片白梅瓣蹭他的靴面。
“是雪龙子。” 黑暗中传来沈知意的声音,“当年你养的灵蛇,守着玉玺等了三百年。”
枪声突然响起,林深被蛇拖拽着钻进条侧道。身后传来金发女子的尖叫,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撕咬那些黑衣人。侧道尽头的微光里,他看见座汉白玉牌坊,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