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 > 第30章 巧渡乌江石板河阻击战

第30章 巧渡乌江石板河阻击战

    第30章 巧渡乌江石板河阻击战 (第2/3页)

王林的声音斩钉截铁,穿透江涛,“请军团长放心!独立团在,阵地就在!主力不过江,我们一步不退!”

    “好!”董振堂重重拍了拍王林的肩膀,“全五军团的迫击炮,我给你集中起来!二十门!弹药优先保障你!39团会在你们身后构筑第二道防线,做最后的接应。记住,你们的任务不是歼灭多少敌人,是拖住!是消耗!是争取时间!用空间换时间,用你们的命,换主力的命!”

    命令如山!独立团这部精密的战争机器,在王林的指挥下,以惊人的效率在坎邓村区域运转起来。没有片刻休整,战斗从抵达的那一刻就已打响——构筑工事!

    王林召集所有营连干部,结合脑海中的3D地形图和系统的“战术模拟分析”功能,各抒己见提出了核心防御构想,并让大家充分讨论、优化细节。最终,一套融合了大家集思广益,王林“前世”知识、红军坚韧传统和系统优化的“金沙铁壁”防御方案迅速成形:

    “猫耳洞+交通壕”网络:这是防御的基石。战士们挥舞着工兵铲、铁镐,甚至刺刀,在面向敌人可能进攻方向的山坡、隘口疯狂挖掘。散兵坑(猫耳洞)深挖、加固顶部,力求能抵御迫击炮弹和重机枪子弹的破片。连接它们的,不是直线堑壕,而是密集的“Z”字形或锯齿形交通壕!王林亲自示范,强调拐角必须尖锐,长度必须足够。“这样敌人的直射火力和炮弹破片杀伤会被最大限度削弱!参考了……嗯,一种很有效的堑壕经验!”每个山头、隘口都被改造成一个独立的支撑点,火力点交叉配置,即使一点被突破,其他点也能继续抵抗,避免一点破全线崩。

    “火墙隘口”:侦察连和当地向导迅速摸清了周边环境。王林立刻下令:在几处最狭窄、最利于敌人发起密集冲锋的隘口后方,大量堆积干燥的柴草、松枝,甚至从老乡那里“征购”(留下银元)来的松脂油!每个隘口后方都埋伏下数名手持特制火箭(用缴获的信号弹或绑了浸油布条的箭矢)的神射手。“等狗日的挤满了隘口,冲锋号一响,就给老子点燃!烧死这帮龟孙!就算烧不死,火墙也能挡住他们,给老子争取换弹、转移的时间!”

    “三三制”射击纪律:王林在战前动员和训练中反复强调,并写入连排作战命令。“每班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任何时候只允许一个人开火!另外两个,一个装弹,一个观察敌情、寻找目标、准备随时替换!听着!这不是怕死!这是为了我们能持续不断地把子弹泼到敌人头上!谁他妈敢一窝蜂乱打,把子弹打光,老子毙了他!”这种源自后世的高效火力持续理念,被王林强行灌输给部队,尤其是在弹药相对紧张的情况下,至关重要。

    “幽灵炮兵”:集中到手的三十门迫击炮(含独立团原有的和军团加强的)是王林手中的“重锤”。但他没有把它们固定部署。刘根胜的炮连被拆分成数个机动小组,每组配备2-3门炮。“给老子打游击!”王林命令,“每个山头预设几个炮位!一个小组在一个炮位最多打三轮!打完立刻转移!哪怕只打一发,感觉暴露了也得跑!让敌人摸不清我们到底有多少炮,炮在哪里!给老子制造‘处处有炮’的假象!”

    “轮战不休”:面对必然残酷的持久战,保持部队锐气是关键。王林将三个主力营(含古蔺补充后恢复建制)拆分成六个连级战斗群(例如:一营A群、一营B群)。每个战斗群负责一个核心支撑点区域。“每个群顶在前面硬抗四小时!四小时后,不管伤亡多大,立刻撤下来!到后面二线预设的休整点,吃饭、喝水、包扎、喘口气!预备队(由团直属队、部分休整好的群轮换)立刻顶上去!记住,撤下来不是休息,是保命!是为了后面能继续打!辎重营随时准备给撤下来的群补充损失的人手!”这种轮换机制,如同精密的齿轮,力求在极限压力下维持部队的持续战斗力。

    “血与火的熔炉”:辎重营的任务空前繁重。他们不仅负责伤员的紧急收治和后送(利用坎邓村及后方简陋房屋设立临时救护所),更肩负着战场“输血”的重任。“钟光邦!老红军、新红军的磨合,就在这战场上完成!哪个战斗群撤下来缺人了,立刻从辎重营挑表现好、身体壮的补进去!一边打,一边教!告诉他们,想活命,想当真正的红军,就在这火线上学!老兵带新兵,把咱们‘虎团’的魂,用刺刀和子弹刻进他们骨子里!”

    方案既定,独立团三千多将士如同不知疲倦的工蚁,在金沙江的怒吼声中,将坎邓村的山岭变成了布满死亡陷阱的钢铁堡垒。当周浑元、吴奇伟的中央军精锐前锋,带着在贵州被红军牵着鼻子跑的憋屈和“毕其功于一役”的狂热,气势汹汹地扑到石板河一线时,迎接他们的,是坎邓村方向那一片死寂却又透着森然杀机的山岭。

    敌军以一个营的兵力,在炮火掩护下,向独立团一个前沿山头发起试探性进攻。他们很快领教了“Z”字交通壕和猫耳洞的厉害。直射火力难以有效杀伤隐蔽良好的红军战士,而红军的“三三制”射击则像精准的毒蛇,不断收割着冲锋路上的生命。第一次进攻在丢下数十具尸体后狼狈退去。王林严令:“不许追击!节省弹药!”

    敌军调整战术,集中兵力猛攻一处狭窄隘口。黑压压的士兵在军官的督战下,嚎叫着挤满了隘口通道。“点火!”王林在观察哨看到这一幕,果断下令。数支火箭带着尖啸射入堆积的柴草堆!“轰!”烈焰冲天而起!松脂助燃,瞬间形成一道数米高的火墙!冲在最前面的敌军士兵惨叫着变成火人,后续部队被高温和浓烟逼得连连后退,冲锋队形大乱。早已准备好的机枪、步枪火力如同泼水般覆盖过去,隘口前顿时尸横遍野。敌军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