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 > 第51章 沙盘推演 元城钓大鱼

第51章 沙盘推演 元城钓大鱼

    第51章 沙盘推演 元城钓大鱼 (第2/3页)

全地撤离战场,避免无谓损失。”

    他接着将目光转向所有人,语气变得更加凝重:“好,现在我们假定,诱饵已经精心布置完毕,马鸿宾也确实咬钩了。那么,以诸位对陇东敌情、地形以及马鸿宾用兵习惯的了解,他会如何出兵?他会仅仅派出一路部队直扑元城吗?”

    二营长黄木生长期负责西线防务,对环县方向敌军最为熟悉,他盯着地图,手指从环县划向元城,缓缓摇头分析道:“以马鸿宾的谨慎和多疑,加上他手握兵力优势,他绝不会孤注一掷。最大可能,也是最具威胁的打法,就是兵分两路,进行钳形攻击。”

    他的手指坚定地点在环县:“一路,以其步兵主力,即马玉麟的第103旅两个主力团3000人,辅以部分地方保安团,总兵力约五千人,从西面的环县、曲子镇出发,正面压向元城。这股敌人是主攻拳头,任务是与我所‘主力’进行正面决战,企图一举击溃或至少牢牢粘住我们。”

    接着,他的手指又从庆阳方向划出一个巨大的弧线,迂回指向元城镇的东北方向:“另一路,则以其最精锐的快速机动力量,即冶成章的第105骑兵旅合马培清的骑兵团,总兵力约三千骑,从东面的庆城出发。这支骑兵集团的任务是凭借其速度优势,进行远距离战场迂回,企图穿插至元城以东或东北方向的交通要道,彻底切断我‘主力’退回吴起核心区的退路,完成合围。”

    黄木生最后总结道:“如此一来,他东西对进,步骑协同,自觉占尽了优势,进可攻,退可守,可谓万无一失。这符合他一贯‘求稳贪功’的用兵心态。”

    “判断得非常精准!这正是我希望他采取的进攻路线!”王林重重地点点头,用蓝铅笔在地图上将黄木生所说的两条进攻路线清晰地标注出来,一个巨大的钳形攻势跃然图上。“那么,下一个问题,也是最核心、最关键的战术问题:如果敌人真的如此分兵两路而来,我们真实的主力,应该部署在哪里?我们的拳头,应该先砸向哪一路敌人?”

    窑洞里顿时安静下来,只有油灯燃烧的噼啪声和人们粗重的呼吸声。所有指挥员都紧盯着地图上那两条蓝色的箭头,眉头紧锁,大脑飞速运转,推演着各种可能。

    “先打西路的步兵!”李云龙率先打破沉默,挥舞着拳头,“步兵速度慢,装备相对差,依托地形好包围!咱们集中三个营,再配上根胜的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上去,先把他马玉麟这五千人砸烂吃掉!只要干掉他这一路主力,剩下冶成章的骑兵独木难支,要么滚蛋,要么过来送死!”

    “不行。”王林缓缓摇头,语气果断,“老李,你这个打法,能赢,但无法实现最大的战略价值。你想想,我们先打西路步兵,战斗一旦打响,即便形成包围,东路的冶成章骑兵旅不是傻子,他们是四条腿,机动性极强。他们发现西路遇袭,会怎么做?是立刻不顾一切冲过来救援,还是见势不妙,掉转马头就跑?如果是前者,我们就要面临两面夹击的风险,虽然我们不怕,但伤亡和变数会增大。如果是后者,我们两条腿的步兵如何追得上四条腿的骑兵?一旦让这支精锐骑兵跑掉,我们就是击溃了马玉麟,也只是打断了马鸿宾的一条腿,他回去舔舐伤口,凭借骑兵的机动骚扰,依然是心腹大患,我们无法达成一战定陇东的战略目标!”

    他拿起红铅笔,在地图上代表东路骑兵迂回路线的那条蓝色弧线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凌厉的叉。

    “所以,我的意见是:我们必须优先打掉、而且是彻底歼灭东路的冶成章骑兵集团!”

    王林的声音斩钉截铁,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理由有三:第一,骑兵机动性强,冲击力大,对我军防线和后勤线的威胁最大,是敌军的‘眼睛’和‘快刀’,必须先除掉这根最毒的刺!第二,打掉了骑兵,西路马玉麟的步兵集团就成了真正的孤军,失去了战场感知、快速增援和逃窜的最大本钱,只能困守待毙。第三,骑兵是马鸿宾的心头肉,是他的起家资本和核心战力,彻底歼灭这支骑兵,不仅能最大程度地削弱其军事力量,更能对其心理造成毁灭性打击,从根本上粉碎其东犯我苏区的野心和能力!这将为我们赢得至少一年以上的稳定发展时间!”

    “团长说得对!”骑兵连长沙马尔格激动地附和,他对骑兵的优劣势有着最深切的体会,“必须先砍掉他的马腿!没了骑兵,马鸿宾就像老虎没了牙,野牛断了角!剩下的步兵再多,也只是等着咱们去收割的庄稼!”

    王林的分析得到了绝大多数指挥员的认同。思路明确后,接下来的讨论更加具体和热烈。

    王林再次将问题引向深入:“那么,具体怎么打?主力设伏地点选在哪里?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各部如何协同配合?歼灭骑兵之后,又如何扩大战果,解决西路的步兵集团?”

    一场激烈的、高水平的战术头脑风暴在窑洞内展开。

    炮兵连长刘根胜盯着地图上庆阳至华池之间的地形,沉声道:“伏击地点的选择至关重要。必须利于我军隐蔽集结和发扬火力,同时要最大限度限制敌骑兵的机动空间。最好是峡谷、河流拐弯处、或者必经之路上的险要隘口。我需要带观测班提前秘密勘测,确定几个预设阵地,并精确计算所有火炮的射击诸元,确保首轮火力急袭就能覆盖敌行军纵队的关键部位,打乱其建制,摧毁其指挥系统。”

    侦察连长张红土立即接口:“团长,我立刻亲自带最精干的小组,对庆阳至元城之间的所有可能路径进行精细化侦察和筛选。重点勘察地形、道路状况、植被覆盖、水源地,找出两到三个最理想的伏击区,并评估敌军可能的侦察习惯和开进路线。保证为主力选择最佳的屠场。”

    各营长则开始讨论主力三个营的配置和战术:

    “伏击圈要设成口袋阵,二营、三营负责掐头去尾,扎紧口袋!”

    “四营和老子的炮兵连,负责正面猛攻,就像铁锤砸核桃!”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