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沙盘推演 元城钓大鱼 (第3/3页)
各营的机枪一定要配置在制高点,形成交叉火力网,先打人,这些马可是宝贝!”
“突击队要准备好,炮火一延伸,立刻冲下去分割包围,不给他们重新组织的机会!”
“伤员救护点和俘虏收容点要提前选定……”
李云龙道:“干掉骑兵后,战场别打扫了,补充基础弹药后!主力立刻挥师向西,急行军!玩命地跑!包抄马玉麟的后路!不能让他缩回去!东边战场留给火旺的辎重营和赤卫队去打扫收尾,咱们得去西边吃那块更大的肉!一口气把他两颗门牙都敲掉!”
王林认真倾听着每一位下属的发言,不时在地图上添加标注,或提出关键问题引导大家思考。一个原本宏观的构想,在集体智慧的碰撞下,逐渐填充了血肉,变得脉络清晰、细节丰富、环环相扣。
最终,他综合了所有人的意见,用红铅笔在地图上画出了一个极其宏大的连环包围圈,然后进行了总结性部署:
“好!根据大家的意见,我们的基本作战构想就此确立!”王林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种即将破釜沉舟的决绝:
“第一阶段:示形于元城。由林火旺同志统一指挥辎重营全部及一千赤卫队,精心设计,大张旗鼓,务必引动敌军主力来攻。
第二阶段:阻步歼骑。以沙马尔格骑兵连、张红土侦察连一部,配属少量步兵,负责袭扰、迟滞西路马玉麟步兵集团的进军速度,为主力歼骑争取宝贵时间。主力——即二营(黄木生)、三营(周志明)、四营(李云龙),配属刘根胜炮兵连全部,秘密预先设伏于选定区域。集中全部火力,发挥最大突然性,务求在最短时间内,彻底歼灭冶成章骑兵旅主力!此战关键,在于隐蔽、突然、猛烈!
第三阶段:西进围歼。东线骑兵歼灭战基本结束后,主力部队不惜一切代价,克服疲劳,以最强意志进行急行军,全力西进!汇合前期迟滞部队,对西路的马玉麟步兵集团实施坚决的反包围,力争全歼,最次也要予以歼灭性打击!”
“而北线,”他看向一营长陈阿海,目光严峻,“阿海,你的任务同样艰巨。你的一营要像钉子一样钉在北面,广泛开展游击活动,虚张声势,坚决遏制宁夏马鸿逵部任何可能的南下企图,保障我主力侧后的绝对安全!”
王林放下铅笔,目光如电,扫过每一位战意昂扬的指挥员:“这,目前还只是一个基于当前情报和地形提出的战役构想。但它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接下来,各部队要立即依据此构想,展开针对性极强的侦察、训练和细化预案。侦察连要拿出最详细的地形和敌情报告;炮兵要完成精密测算;各营要研究伏击战术和步、炮、骑协同;火旺你要详细规划佯动和撤离路线。我们要把每一种可能发生的意外都考虑到,并准备好应对方案。我们要让这个‘纸上谈兵’,经过充分的准备,变成将来战场上敌人无法逃脱的天罗地网!”
“同志们!”王林的声音陡然提高,“这一仗,如果打成,将一举奠定我吴起根据地的稳固基础,彻底打掉马鸿宾的嚣张气焰,为党中央和主力红军减轻侧翼压力,意义极其重大!有没有信心,把这个构想变为辉煌的现实?”
“有!保证完成任务!”所有指挥员齐声低吼,激昂的声音几乎要掀翻窑顶。每个人的眼中都燃烧着渴望胜利的火焰。
会议结束,各位指挥员怀揣着明确的假想目标和沉甸甸的责任,匆匆离去,融入陕北的夜色中。他们要将地图上的箭头和决心,转化为紧锣密鼓的战前准备。
一份由王林、王光道联合签署的、极其详尽的《关于诱歼陇东马鸿宾部主力之作战构想及预案》的急电,摆在了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央)的作战会议上。
窑洞内烟雾缭绕,气氛庄重。老总等领导人传阅着电文,地图上被参谋人员根据电文内容标注出了相应的态势。
良久,首长说道:“这个王林,胆子很大嘛。胃口也不小。想吃掉马鸿宾一个骑兵旅再加一个步兵旅,这可是一个大仗、恶仗。”
仔细看着预案中关于“示形”、“诱敌”、“打骑”、“围步”的各个环节,沉吟道:“计划很大胆,但也相当周密。充分利用了敌人的心理和地形条件。如果成功,陇东局势将为之一新。但风险也同样存在,关键在于部队的执行力和战场应变。独立团经过半年休整扩充,战斗力确有极大提升,但此役要求极高,容错率很低。”
指着地图上的伏击区:“地形选得是好的。关键是保密和突然性。一旦泄露,满盘皆输。部队的隐蔽机动和战前准备,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老总性格直率,说道:“我看这个计划可行!王林这小子,是从枪林弹雨里钻出来的,他敢提这个方案,心里应该是有几分把握的。部队嗷嗷叫,需要一场大胜来进一步凝聚士气,巩固根据地。我同意批准这个作战构想,让独立团放手去干!我们这边,通知周边友邻部队,做好策应准备,以防万一。”
经过一番深入的讨论和权衡,最终达成了共识。
很快,一份来自西北军委的回电,送到了吴起镇独立团团部。
王林和王光道神情严肃地站在电台旁,译电员紧张地工作着。当电文最终被完整译出时,两人几乎同时松了一口气,随即脸上涌现出激动和更加坚定的神情。
电文内容简洁而有力:
“王林、王光道:电悉。尔部所呈作战构想,经研究,基本可行。原则批准。望你部周密部署,充分准备,坚决果断,捕捉战机。务求必胜,一举奠定陇东局面。此役关系重大,望慎之又慎,行之以果。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
王林紧紧攥着电文,看向王光道:“政委,中央批准了!现在,压力和责任全都到我们肩上了!”
王光道重重点头:“是啊,接下来,就是要把纸上的计划,一丝不苟地变成战场上的胜利!我们这就去分头落实,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