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镇远锁钥 东西对进破坚城 (第1/3页)
第71章 镇远锁钥 东西对进破坚城
一九三六年十一月的甘肃北部,寒风已然刺骨。黄沙裹挟着枯草,在一条山起伏的丘陵间打着旋,天地间一片苍黄。刚刚经历了一场辉煌歼灭战的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独立旅,并未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太久。旅部指挥所内,气氛紧张而有序。
旅长王林站在一幅摊开在简陋木桌上的军事地图前,眉头微蹙。地图上,代表敌我双方的蓝色和红色箭头交错纵横,但一条新出现的、粗壮的蓝色箭头尤其刺眼——它沿着黄河东岸,自南向北,狠狠地楔入了镇远与靖远之间的区域。
政委王光道拿着一纸刚刚由通讯参谋送来的电文,语气凝重:“老林,中央急电,以及四方面军指挥部通报。情况有变,非常棘手。”
王林抬起头,目光锐利:“讲。”
“国民党军关征麟部第25师,以其精锐的73旅、75旅为先锋,配属师属炮兵团和一个骑兵搜索营,突然沿黄河东岸急速北进。其先头部队已进占镇远以东之打拉池、吴家川一线,并沿河岸抢筑工事,设置火力点。目前,其主力正源源不断开进,依托黄河天险,已初步构成了一道南北纵向的封锁线。”王光道指着地图上那条新出现的蓝色箭头,“这条线,恰恰卡在了黄河渡口以东。我们西路军(渡河部队该称西路军)主力(三十军、九军、五军及我旅)虽已渡河,但尚未渡河的红军第二、第一方面军部队,以及后勤机关、总部部分单位,其渡河通道已被彻底切断。”
参谋长钟光邦补充道,他的语气带着后勤人员特有的精确:“关征麟部装备精良,是中央军嫡系,火力远超青海马家军。其依托黄河,背靠兰州方向可获补给支援,我军若从西岸强攻,正撞其火力锋芒,且需背水作战,极为不利。四方面军徐总指挥、陈政委来电称,河东部队数次尝试强渡或寻找缝隙,均被敌军强大火力击退,伤亡不小。关部此举,意图极为明显:将我已渡河之西路军与河东红军主力彻底分割,使我西路军成为孤悬河西之孤军,而后图谋会同青、宁‘二马’逐步围歼。”
王林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关征麟部的位置,声音沉静却带着冰冷的寒意:“好一招‘卡脖子’!我们这边刚斩断了青海援军的一只胳膊,那边老蒋就派嫡系来锁我们的喉。关征麟……黄埔一期,用兵稳健,擅长防御作战。他选这个时候、这个地点,狠、准、稳。”
指挥所内一时寂静,只有电台滴滴答答的声响和窗外呼啸的风声。所有人都明白形势的严峻:西路军虽初战告捷,但总兵力仅三万余人,面对的是盘踞西北多年、骑兵强悍的“马家军”和装备精良、源源不断的中央军。若后方通道被长期切断,弹药、兵员、药品补给无以为继,孤军在敌境纵深,后果不堪设想。
王光道打破沉默:“中央指示已到。绝不能让敌人分割围歼的企图得逞。必须不惜一切代价,迅速打通黄河渡口通道,接应二、四方面军及总部机关渡河!”
王林目光扫过地图,从黄河西岸的自己所在位置,划过黄河,落到东岸关征麟部的防线上,然后又向东,望向远在数百里外、正在海原、同心城区域活动的一方面军主力部队。
“中央的决心是什么?”王林问。
“东西对进,夹击破敌!”王光道斩钉截铁,“由我西路军与河东红军主力,实施东西对进作战,粉碎关征麟部的封锁。西路由我独立旅担任主攻,自河西向东南,强渡黄河,猛攻关部西岸阵地;东路由一方面军一军团、十五军团主力,自东南向西北,对关征麟部侧背发起猛烈攻击。东西两路,同时发力,力求将关征麟部这股锁喉之敌,彻底击溃乃至歼灭于黄河东岸地区,重新打开渡河生命线!”
王林眼中精光一闪:“东西对进……好!我独立旅责无旁贷!参谋长,立刻通知各团营主官及特战、炮兵主管,半小时后旅部作战会议!”
“是!”钟光邦立即转身安排。
王林看向王光道:“政委,立刻给中央和西路军总指挥部回电:独立旅坚决执行命令,即刻部署,准备对东岸之敌发起强攻,配合东路兄弟部队,誓死打通通道!”
半小时后,旅部那座最大的土坯窑洞里将校云集。一团团长陈阿海、二团团长李云龙、炮兵营长刘根胜、骑兵营长沙马尔格、特战营长张红土、后勤保障团副团长林火旺等人悉数到齐,人人面色严肃,知道必有重大战事。
王林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指向地图:“情况紧急,长话短说。关征麟掐断了咱们的脖子,想把咱们和河东的同志们都憋死。中央命令:东西对进,砸碎这把锁!东路,由一军团、十五军团的老兄弟们从敌人屁股后面打过来;西路,由咱们独立旅,从这儿——”他的手指猛地戳在黄河西岸,“强渡黄河,正面砸开关征麟的乌龟壳!”
窑洞里响起一阵压抑的兴奋的喘息。李云龙眼睛瞪得溜圆:“他娘的,总算来个大活儿!打中央军嫡系,过瘾!”
王林没理会他,继续道:“任务很清楚:主攻!硬碰硬!但硬碰硬不是蛮干。我们的优势是火力,特别是炮兵;劣势是渡河,黄河天堑,敌军以逸待劳,依托工事。如何以我之长,击敌之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