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镇远锁钥 东西对进破坚城 (第2/3页)
参谋长钟光邦开始介绍详细敌情:“根据四方面军军部提供的情报以及我旅侦察排前期渗透观察,关征麟部沿东岸布防,重点控制了打拉池、吴家川、北湾等几个可能成为渡河点的区域。敌军构筑了野战工事,设置了机枪火力点,并有迫击炮、山炮阵地支援。其巡逻队活动频繁,河面也在其火力控制下。强渡,必然面临敌猛烈火力拦阻。”
刘根胜皱着眉头:“黄河宽度在这段虽然相对窄,但也有近百米,无遮无拦。我的炮可以压制对岸暴露的敌炮兵和机枪工事,但无法完全覆盖所有火力点。部队渡河时,特别是舟艇泛水、登岸冲击时,是最危险的阶段。”
张红土开口道:“旅长,参谋长,我建议,攻击发起前,特战营先行秘密渡河。利用夜色掩护,小股渗透,主要任务是摸清敌军前沿火力点的确切位置、密度,最好能进行标识。必要时,可对关键火力点或指挥节点进行破袭,制造混乱。”
沙马尔格也请战:“我骑兵营虽不擅攻坚,但可沿河岸机动侦查,牵制敌军注意力,或在对岸制造我军欲从他处渡河的假象。待主力渡河成功,我营可迅速过河,扩大突破口,追歼溃敌。”
李云龙嚷嚷道:“没说的!二团打头阵!给我足够的船,炮火掩护够狠,我保证把对岸给他撕开个口子!”
陈阿海则沉稳得多:“渡河器材是关键。我们需要足够数量且坚固的船只或羊皮筏子。组织工作必须细之又细,火力掩护必须分层分段,精确计算。”
王林听着众人的讨论,大脑飞速运转,意识深处的“战场指挥系统”悄然启动,三维地图上模拟着渡河场景,计算着各种可能性。他抬手止住了众人的议论。
“思路都很好,汇总如下!”王林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一、侦察先行:张红土,特战营抽调最精干人员,组成三支侦察突击队,今夜子时前,必须利用自制简易渡具或泅渡,秘密过河。任务:精准标注敌前沿百米内机枪火力点、迫击炮位;伺机破坏通讯线路或袭扰小型指挥所;在预定登陆场附近秘密潜伏,接应主力。能否完成?”
张红土唰地站起:“保证完成任务!外语组也带上,必要时可尝试窃听或伪装。”
“二、火力准备:刘根胜!”
“到!”
“你的炮兵营,是此战关键!集中全部24门75mm野战炮,以及所有82mm以上迫击炮,组建两个炮群。第一炮群,负责在总攻开始时,进行为期三十分钟的毁灭性急袭射击,目标:敌军已探明的炮兵阵地、纵深指挥所、预备队集结区域、物资囤积点。第二炮群,负责全程掩护渡河部队,目标:敌军前沿暴露火力点、步兵集结地、河岸障碍区。我要你的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把对岸给我犁一遍!特别是部队下水前五分钟,到登陆后巩固阵地这段时间,火力绝不能断!计算好弹药基数,让林火旺给你优先补充!”
刘根胜胸膛一挺:“旅长放心!咱们的炮兵,绝不是吃素的!保证把敌人炸懵!”
“三、渡河主攻:李云龙!”
“哈哈,在这儿呢!”李云龙兴奋地搓手。
“你二团为主攻第一梯队。会议结束后,立刻集结全团,挑选水性好、战斗经验丰富的党员骨干组成突击营。林火旺,你后勤保障团,立刻集中所有能搜集到的船只、木排、羊皮筏子,优先保障二团!组织好水手,训练好协同!一团陈阿海部为第二梯队,待二团打开并巩固登陆场后,立即投入战斗,向两翼和纵深扩张战果!”
“是!”李云龙和陈阿海同时应声。
“四、步炮协同与通讯:钟参谋长,你亲自负责与炮兵营的协同,设定好信号弹、电台密语。渡河期间,团、营级指挥员必须配备电台,随时呼叫炮火支援和修正射击诸元。各连、排也要配足信号旗、哨子。”
“明白!”钟光邦郑重记录。
“五、佯动与后续:沙马尔格,骑兵营分出两个连,沿河向上游和下游机动,白日间多扬尘土,夜间多点篝火,制造渡河假象,迷惑敌人,牵制其兵力。待主力成功渡河后,你营作为机动力量,迅速过河,听候调遣追歼逃敌。特战营剩余部队,作为全旅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关键方向。”
“是!”沙马尔格领命。
“六、后勤保障:林火旺,你的任务最重!弹药、粮食、医疗、渡河器材、伤员转运……所有的一切,必须跟上!特别是炮弹和渡船,有多少要多少!组织好民兵和群众支援!”
林火旺沉声道:“旅长放心!我后勤团拼尽全力,也要保证前线兄弟们有弹有粮有船用!”
王光道政委最后做政治动员:“同志们,这一仗,不仅关系到我们西路军的生存,更关系到整个红军主力能否顺利汇合,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大局!对面是蒋介石的嫡系精锐,但我们红军是钢铁洪流,是任何敌人都无法阻挡的!我们要发扬独立旅敢打硬仗、善打恶仗的作风,不怕牺牲,英勇突击!党和人民看着我们!中央在等着我们的好消息!”
“坚决完成任务!打通通道!迎接主力!”众将齐声怒吼,声震窑洞。
作战会议结束,独立旅这部战争机器以最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