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 > 第85章 沃淞沪 铁血布防

第85章 沃淞沪 铁血布防

    第85章 沃淞沪 铁血布防 (第1/3页)

    第85章 血沃淞沪 铁血布防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九月下旬,经过半个多月的行军加车列,八路军独立旅万余名将士,终于抵达了淞沪战场这片举世瞩目的血肉磨坊。

    此时淞沪会战已经来到了第二阶段,日本增派第9、第13、第101师团,总兵力达20万。中国军队转入防御,构筑工事,但缺乏反坦克武器和空中支援。

    列车在距离前线尚有数十里处便无法前行,日军的飞机如同跗骨之蛆,日夜不停地轰炸着每一条通往上海的交通线。独立旅的战士们跳下闷罐车厢,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混乱而悲壮的景象:仓促构筑的简易公路上,挤满了从前线撤下来的伤兵和奉命开进的援军,担架队穿梭不息,哀嚎声、命令声、枪炮的轰鸣声以及敌机俯冲的尖啸声交织在一起,奏响着一曲残酷的战争交响。空气中弥漫着尘土、硝烟、血腥和尸体腐败的恶臭,令人作呕。

    尽管旅途劳顿,但独立旅严格的军纪和长期养成的战斗素养此刻显现出来。部队迅速整队,在王林、王光道等人的指挥下,沉默而高效地向指定集结地域开进。战士们脸上带着疲惫,更带着凝重与决绝。眼前的景象远比他们想象中更为惨烈,西北的沟壑纵横与这里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的地形截然不同,而敌人火力之凶猛,更是超出了许多人的认知。

    独立旅被划归第三战区左翼军第15集团军序列,作为战略预备队,暂时驻扎在罗店以南、刘行以西的一处相对隐蔽的区域隔壁就是胡宗南的第一军,随时准备填防线上的缺口。番号依旧是那个尴尬而特殊的“独立旅”,没有正式的国民革命军编号,仿佛他们是一支被遗忘却又被寄予诡异期望的孤军。

    安营甫定,甚至来不及挖设完善的防炮洞,王林便带着参谋长钟光邦、特战营长张红土以及几名最精干的侦察兵,悄然潜向前线。

    他们抵达的是罗店以南的一线阵地。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惨烈的争夺战,阵地易手数次。眼前的景象堪称地狱:焦黑的土地上弹坑密布,如同月球表面。战壕被炸得七零八落,坍塌处随处可见。残破的肢体、散落的武器、烧焦的军服碎片混杂在泥泞之中。坚守在此的中央军某个师残部,士兵们满面烟尘,眼神麻木,许多人身带轻伤却无人后送,只是默默地靠着战壕壁,等待着下一轮炮击或冲锋。

    “轰隆!”

    “咻——轰!”

    远处传来沉闷的巨响,那是日军舰炮的重弹划过天空落下的声音,紧接着是地动山摇的爆炸,腾起冲天的烟柱。不时还有九六式舰战或者轰炸机嗡嗡地飞过,肆无忌惮地扫射投弹,国军几乎没有任何空中力量可以拦截。

    王林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对面日军的动向。可以看到日军士兵土黄色的身影在远处活动,他们的土木工事构筑得明显更为规整坚固。不时有九二式步兵炮或者迫击炮的炮弹精准地砸在中国军队的阵地上,引来一阵压抑的惊呼和伤亡。

    “旅长,你看那边!”张红土低声提醒,指向侧翼。只见几辆八九式中型坦克,掩护着大约一个小队的日军步兵,正沿着一条田间小路向前推进。国军阵地上响起稀疏的步枪声和偶尔的机枪点射,子弹打在坦克装甲上溅起火星,却难以阻挡。直到几枚集束手榴弹冒险投出,才勉强将其击退,但出击的士兵几乎无一幸免。

    王林的眉头紧紧锁死,心脏如同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住。【活点地图PrO MaX】系统在他意识中全速运转,将观测到的敌方火力点、兵力配置、运动规律一一标注,并结合历史知识,进行着冷酷到极致的战术推演。

    ‘正面硬顶?’系统反馈:日军一个甲种师团配属的炮兵联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