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 > 第85章 沃淞沪 铁血布防

第85章 沃淞沪 铁血布防

    第85章 沃淞沪 铁血布防 (第2/3页)

(36-48门75mm以上火炮)、独立重炮部队、海军舰炮火力,足以在小时内将独立旅任何固定阵地犁数遍。生存率低于10%。‘机动防御?’地形平坦开阔,缺乏遮蔽,日军掌握绝对制空权,大规模机动等于自杀。‘反击?’在对方绝对火力优势下,离开工事的反击部队只是活靶子。

    一遍遍推演,结果都令人绝望。巨大的实力差距,不是单靠勇气和意志就能完全弥补的。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和沉重压力,几乎让他窒息。他带来的这八千子弟兵,是红军最宝贵的骨干,难道真的要填进这个无底洞般的绞肉机,换取一个悲壮却无法改变战局的结局?

    不!绝不!

    王林猛地甩了甩头,眼中重新迸发出锐利的光芒。他是王林,是从湘江血海、雪山草地、河西绝境中杀出来的铁血旅长!他的独立旅,最擅长的就是在绝境中创造奇迹!

    ‘硬碰硬不行,那就磨!拖!耗!’一个清晰的思路在他脑中逐渐成型。‘用我们的长处,去攻击敌人的短处!敌人火力猛,但步兵脱离炮火掩护后的近战、夜战能力,未必强过我们这些百战余生的老兵!敌人依赖体系,我们就破坏它的节点!’

    系统的辅助推演功能也同步启动,开始基于这个思路进行细化模拟,无数数据流闪烁,最终汇聚成一套极其残酷却最具可行性的“工事+近战+夜战”的弹性消耗防御战术体系。

    返回临时旅部(一个匆忙挖掘加固的大型掩体)后,王林立刻下令召开全旅营级以上主官紧急作战会议。昏暗的油灯下,李云龙、陈阿海、丁伟、孔杰、刘根胜、沙马尔格、张红土、林火旺等一众骨干济济一堂,人人面色凝重,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将至的压抑。

    王林没有废话,直接走到一幅简陋的态势图前,用低沉而清晰的声音,开门见山:

    “同志们,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还要严峻。鬼子有舰炮、有重炮、有飞机、有坦克,火力是我们的十倍、几十倍!这片地方,无险可守,我们就是活靶子!”

    他毫不掩饰地指出了面临的绝境,目光扫过每一位部下:“总部把我们放在这里,预备队?我看是救火队,甚至是……填坑的。但是,我们独立旅,不是来白白送死的!我们要在这里扎根,要咬住鬼子,要让他们每前进一步,都付出血的代价!还要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兄弟活着看到胜利的那天!”

    话语中的决绝和一丝深藏的痛楚,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硬拼,死路一条。我们必须用脑子打!”王林的手指重重敲在地图上,“我观察思考了很久,我们唯一的生路,就是:以绝对坚韧的工事抵消其炮火优势,以精准的火力和无畏的近战吞噬其步兵,以主动的夜袭破坏其作战体系!”

    接着,他详细阐述了思考后形成的十条具体战术指令,每条都清晰明确,直指关键:

    “第一,轮番守备,保存体力。全旅以营为单位,以两个战斗团编成六个主要战斗群,两个新兵团编制6个支援战斗群,辅以旅直属部队作为预备队和机动力量。每个战斗群负责坚守阵地一定时间(例如4小时),到期无论伤亡多大,只要命令下达,立即由下一个战斗群接替,撤下来的部队抓紧时间休整、补充、抢修工事。绝不能让部队在阵地上被持续消耗到油尽灯枯!这是我旅自石板河阻击战得来得经验”

    “第二,专打要害,狙杀骨干。成立旅直属狙击总队,由郑水生兼任总队长。从全旅挑选200名最优秀的射手,配备最好的步枪和缴获的日式狙击镜(如果有的话),分小组进入战场。你们的任务不是打死多少普通士兵,而是专门猎杀日军的军官、曹长、炮手、观察员、机枪手、通讯兵!打掉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