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 > 第115章 石破天惊 殊勋耀南北

第115章 石破天惊 殊勋耀南北

    第115章 石破天惊 殊勋耀南北 (第2/3页)

大功,不是出自他的黄埔嫡系?不是出自他苦心经营的中央军?而是由一支他始终无法完全掌控、甚至心怀忌惮的“共军”部队,由那个屡次让他下不来台的王林所取得?!

    这胜利的光芒如此耀眼,却刺得他眼睛发痛。这功勋如此卓著,却仿佛是对他指挥无能、嫡系溃败的莫大讽刺!

    他看着桌上那份关于南京惨案、各界问责的报告,又想到国际社会的冷漠观望,一个念头逐渐清晰起来:无论如何,这是一场胜利,一场足以掩盖许多失败、转移无数视线的胜利!它必须被利用起来!

    正在此时,门口传来通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前来拜访。

    林森老先生德高望重,虽无实权,但地位超然。他拄着手杖,面色沉痛地走进来,寒暄过后,便直言不讳:“介石啊,南京之事,举国同悲,万民泣血。如今内外交困,舆情汹汹,亟需有所提振啊。老夫听闻,前线亦有将士浴血奋战,颇建奇功?譬如那个……那个在敌后打了胜仗的独立旅?下面的人打了胜仗,我们上面,总要有个态度,既要嘉奖忠勇,激励士气,亦可视作对南京罹难军民的一种告慰,向国内外彰显我国军民抗战到底之决心啊。”

    林森的话,正好说到了蒋介石的心坎上,也给了他一个顺势而下的台阶。他脸上阴郁的神色稍霁,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林主席所言极是。王林此人,虽出身……嗯,然其此次率部于国难之际,临危不惧,重创敌寇,战功赫赫,实堪嘉奖。若不对其勋劳予以表彰,恐寒了前线将士之心。”

    他转向林蔚和陈布雷,语气变得果断:“立刻以军事委员会名义下达命令:

    一、兹任命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旅旅长王林为陆军暂编第一百三十九师师长,授陆军少将军衔。该旅即日起扩编为暂编第一百三十九师,仍归第十八集团军战斗序列。

    二、奖赏该部大洋五万元,用于犒劳官兵、抚恤伤亡(这笔钱他知道十八集团军那边肯定会转交,面子上须过得去)。

    三、通令全军,表彰暂编第一百三十九师之殊勋,望各部效仿,奋勇杀敌,以雪国耻!

    四、令该师于江北现地休整待命,务必补充兵员,恢复战力,以备再战。”

    蒋介石选择将闲置的原西北军139师番号给予王林,既是一种掺沙子的尝试(希望未来能影响这支部队),也是一种限制(一个师的编制和后勤补给额度是有限的)。授予少将衔则是不得不给的酬庸。他知道,这番操作,延安那边必然心知肚明,但至少在明面上,他蒋某人做到了赏罚分明,彰显了领袖气度。

    “是!”林蔚立刻记录,准备出去办理。

    “另外,”蒋介石补充道,“让宣传部门大力宣传此次大捷!要把声势造起来!要让全国民众都知道,我们在南京虽然……虽然暂时失利,但我们的军队依然在英勇作战,并能取得如此辉煌之战果!”

    “明白!”陈布雷也应声道,他知道,委员长这是要用独立旅的胜利,来稍稍洗刷南京失守的耻辱,平息国内外的不满情绪。

    ……

    陕北延安,窑洞中。

    与武汉的复杂情绪不同,这里的气氛则是纯粹的振奋与狂喜。

    “好!好!好!打得好!王林同志打得好!独立旅打得好!”首长拿着电报,激动地在窑洞里踱步,手中的烟卷都快燃尽了也浑然不觉,“重创第六师团,歼灭国崎支队!这是惊天动地的大胜利!是我们红军、我们八路军献给全国抗战人民的一份厚礼!”

    老总拿着放大镜,在地图上仔细比划着,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小子,胆子大,心眼活,仗打得刁!深入虎穴,掏心挖肝,反过来用鬼子的炮揍得鬼子屁滚尿流!这可是开创了抗战以来的一个新纪录啊!极大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独立旅的同志们辛苦了!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不仅成功突围,还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战果,这是我们党的骄傲,是我军的骄傲!”另一位眼中也闪烁着欣慰的光芒,“这说明我们的人民军队,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也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和无穷的创造力!”

    很快,延安的电台、报纸全部开动起来。《新中华报》连夜刊发号外,用最大号的铅字印着:“特大捷报!我第十八集团军独立旅江南创奇功,重创日寇第六师团,歼敌近万!”、“民族英雄王林率部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

    文章的笔触充满了激情与自豪,详细描述了独立旅如何临危受命、如何血战牛首山、如何敌后掏心、如何江畔破敌,虽然具体战术细节有所保留,但辉煌的战果和展现出的英勇无畏精神被极大地宣扬出来。文章着重强调,这是在国民党军队大部溃败、南京沦陷的背景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取得的辉煌胜利,证明了只有坚决抗战、依靠人民、战术灵活的军队,才能真正捍卫国家民族利益。

    延安各界举行了热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