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石破天惊 殊勋耀南北 (第3/3页)
庆祝活动。尽管物资匮乏,人们还是尽可能地敲锣打鼓,张贴标语,欢庆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消息。每一个听到消息的干部、战士、群众,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腰杆挺得更直。独立旅的捷报,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正处于艰苦斗争中的陕甘宁边区和全党全军,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念。
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也联合向独立旅发去了热情洋溢的贺电,高度赞扬了王林及全旅指战员的英勇行为和卓越功绩,并对牺牲的烈士表示深切哀悼。电文最后指示:“望你部再接再厉,服从全局,休整补充,以备将来担负更重要之任务。”
而与此同时,在江北老山深处那片隐蔽的营地中,经过连日休整,独立旅官兵的体力略有恢复,但气氛依旧凝重。虽然取得了惊天大胜,但自身的伤亡、南京陷落的阴霾、以及目前孤悬敌后的处境,都让战士们难以真正开怀。
王林、王光道、钟光邦等人更是忙碌不已,整训部队、安置伤员、侦察敌情、规划下一步行动路线,压力丝毫未减。
这天傍晚,通讯兵同时收到了来自武汉和延安的两份重要电文。
当王光道先拿起武汉军政部的电文,念出“暂编第139师”、“陆军少将”等字眼时,指挥部里的人们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都露出了颇为复杂、甚至带点讥讽的笑容。
“暂编139师?老蒋还真是抠抠搜搜,给个番号都这么不痛快。”李云龙嗤笑一声,“咋啦,咱独立旅一万多人马,还抵不上他一个甲种师?”
“给了个暂编编号,这是既想用咱们的名头撑场面,又不想让咱们跟他嫡系平起平坐呢。”钟光邦推了推眼镜,分析道。
王林只是淡淡一笑,接过电文扫了一眼,便放在一边:“一个名头而已,不必在意。关键是休整待命的命令,正合我意。”他对此早有预料,蒋介石若能大方给予嫡系番号那才是怪事。
然而,当王光道紧接着开始朗读延安总部的嘉奖电时,指挥部里的气氛瞬间变了。
电文里那毫不吝啬的赞美之词、那真挚热烈的关怀之意、那“抗战以来最光辉之范例”的高度评价,以及延安也将进行隆重表彰和全力支援的承诺,像一股暖流,瞬间涌入了每个人的心田。
连日来的疲惫、牺牲带来的沉重、身处险境的忧虑,在这一刻似乎都被这股暖流冲刷淡了不少。一种巨大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被认可的激动,在众人心中油然而生。
“党中央……众首长……他们都知道!他们都肯定了!”钟光邦的声音有些哽咽,眼眶微微发红。他们所有的血战、所有的牺牲、所有的艰难抉择,在这一刻都得到了最高的肯定!
“打得好!咱们没给红军丢人!没给八路军丢人!”李云龙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地吼道,眼中闪烁着泪光。
王光道重重地点着头,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就连一向沉稳的王林,此刻也不禁心潮澎湃。他接过电文,又仔细看了一遍,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温度。他抬起头,目光扫过激动不已的战友们,沉声道:“同志们,总部和中央的肯定,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但这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决不能骄傲自满,今后的路还很长,战斗还会更加残酷。我们要利用这段时间,好好总结经验教训,恢复战斗力,准备迎接新的战斗任务!”
“是!”众人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力量与决心。
很快,嘉奖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营地。战士们闻讯,无不欢欣鼓舞,士气大振。连日来的阴霾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自豪和昂扬的斗志。
“咱们独立旅出名了!连延安都点名表扬了!”
“旅长成了将军了!虽然是个暂编的,那也是将军!”
“党中央和人民都记得咱们的功劳!这仗没白打!血没白流!”
“好好休整,练好本领,下次再让小鬼子好看!”
营地中充满了欢声笑语,锅里的糊糊仿佛也比往日香甜了许多。
而与此同时,通过延安有组织的宣传和国内外报纸的转载,“八路军一支奇兵深入敌后,连挫日军两大精锐,毙伤敌逾万”的消息,开始在大后方广泛传播。虽然细节模糊,番号可能被隐去或替换,但“一支英雄部队”的形象已然树立起来。
“你知道吗?咱们的军队在南京那边打了大胜仗!”
“听说了!好像是一支叫独立旅的部队,厉害得很!”
“真是天降神兵啊!给小鬼子狠狠出了口恶气!”
“国家还有希望!这样的队伍多几支就好了!”
茶楼酒肆、街头巷尾,人们兴奋地议论着,绝望的情绪被冲淡,抗战的信心重新被点燃。独立旅的名声,伴随着这场石破天惊的大捷,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了黑暗岁月中一抹亮眼的曙光,给予这个饱受苦难的民族以无限的慰藉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