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暗涌波流 (第1/3页)
残阳如血,缓缓漫过寒山寺的飞檐翘角,沈慕言拖着伤痕累累的身躯,一步步走下石阶。腰间的伤口因五十军棍再次裂开,玄色衣袍下渗出的血珠,在青石板上洇出点点暗红。他抬手按住唇角,强行咽下喉间的腥甜——慕容冷越那句“替江姑娘讨的公道”,如一根淬了冰的针,狠狠扎在心头最柔软之处。
身后传来轻微的衣袂声,沈慕言猛然侧身,匕首已在掌心翻出寒光。却见阿竹提着油纸包快步追来,粗布短打沾满草屑,脸上稚气未脱:“将军,周伯让我给您送伤药,还有……这个。”少年递过油纸包,两张刚出炉的芝麻饼散出热气与香气,“江姑娘说您三天没正经吃东西了。”
沈慕言指尖微顿,接过油纸包时触到少年掌心的薄茧,那是常年握药杵磨出的痕迹。他蓦然想起二十年前镇国公府的药童,也总在袖口藏着块糖,怯生生递给他。
“寒山寺的火是怎么回事?”沈慕言咬了口芝麻饼,酥脆的饼皮混着芝麻香,压下了伤口的疼痛。
阿竹挠挠头:“听救火的僧人说,是地宫的炸药引着木质回廊,好在铜钟那边是石砌的,没烧过来。不过……”少年压低声音,“我在药铺听禁军说,从火场抬出三具尸体,都穿着听雪楼服饰,脸上还盖着黑布呢。”
沈慕言心下一沉。听雪楼的人从不用黑布遮脸——这是故意让人认不出身份。他将剩下芝麻饼塞进怀里,摸出半块“听雪”令牌摩挲,背面的“忍”字刻得极深,边缘已磨出包浆。
“你先回周伯那,告诉江姑娘……”他顿了顿,喉间发紧,“我会把兵符带回来。”
阿竹点头,转身要走时忽然想起什么,从药箱底层翻出小香囊:“这个是花汐姑娘让我转交给您的,她说您见了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沈慕言接过香囊瞬间,指尖猛地收紧。这香囊用云锦绣成,针脚细密不像女子手笔,里面装的不是香料,而是半粒晒干莲子。他认得这种绣法——听雪楼暗线传递消息的标记,半粒莲子意为“前路有险,需借水行”。
花汐是慕容冷越身边最得力的女官,掌管宫中浣衣局,表面上温顺娴静,实则是听雪楼安插在禁军的眼线。沈慕言三年前于江南查案时与她有过一面之缘,当时她扮作渔家女,在船头给往来官船递消息。
“她还说什么了?”沈慕言声音冷下来,指尖将香囊捏得变形。
“没说别的,就说让您务必在今夜子时前赶到永定河码头,会有人接应。”阿竹打着哈欠,“花汐姑娘可真好,昨天还送我一盒桂花酥,说是亲手做的呢。”
沈慕言心猛地一沉。桂花酥是镇国公府招牌点心,当年江姘婷最爱。花汐一个宫里女官,怎会做这种早已失传的点心?
他抬头望向寒山寺的方向,夕阳正沉进钟楼飞檐后,将石砌塔楼染成暗红色,像尊沉默巨兽。忽想起老僧交给他那半块“江”字玉佩,背面刻着“地宫第三层有密道”——那密道通向的,正是永定河暗渠。
“你先回去,告诉周伯盯紧花汐。”沈慕言将香囊塞进袖中,匕首在掌心转个圈,“就说我改道去城西漕运司,让他备好快船。”
阿竹刚走,沈慕言便转身拐进旁边竹林。竹叶在风中沙沙作响,他借暮色掩护往回折返,靴底踩过枯叶的轻响被竹叶声盖得严严实实。行至半山腰时,忽然听见前方传来女子低笑,声音柔得像浸了蜜。
他猫腰躲在巨石后,拨开竹叶望去——只见花汐站在回廊下,月白色宫装被晚风吹得猎猎作响,手里把玩着块玉佩,正是那半块刻着“沈”字暖玉。她对面站个身披玄色斗篷男子,帽檐压得极低,只能看见一截苍白下颌,指节间转动着半块“听雪”令牌,与沈慕言掌心那半块正好成对。
“安王殿下倒是好兴致,这时候还敢来寒山寺。”花汐声音带着媚意,指尖轻轻划过男子斗篷系带,“就不怕皇上的人认出您?”
男子轻笑一声,声音像磨砂纸擦过朽木:“慕容冷越忙着清点火场,哪有功夫管我。倒是你,把半粒莲子送出去了?”
“送了,按您的吩咐,让他子时去永定河码头。”花汐踮起脚尖,将玉佩塞进男子掌心,“这沈慕言也真是蠢,竟真以为我是听雪楼的人。”
男子掂掂玉佩,忽然伸手捏住花汐下巴,指腹摩挲她唇角梨涡:“当年镇国公府的火,你可是亲眼看见的,可别在他面前露了破绽。”
花汐眼神暗了暗,很快又扬起笑:“奴婢记得清楚,江老爷举着火把冲进书房,沈将军跟在后面喊‘别烧兵符’,结果被江老爷一刀捅进心口。”她往男子怀里靠靠,声音压得极低,“倒是殿下您,藏在假山后看得真切,连沈慕言咬着舌尖哭的样子都瞧见了吧?”
男子低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