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建文旧部 (第1/3页)
官差吃了个亏,非但不知收敛,反而像被踩了尾巴的野狗,梗着脖子踏步上前,在酒客胸前猛推一把——这力道之大,竟让酒客踉跄了两步,后背差点撞到桌腿。他从腰间掏出块亮闪闪的腰牌,往众人眼前一晃,阳光反射在腰牌上,刺得邻桌客人赶紧眯眼,他声音嚣张得像刚下蛋的公鸡,扯着嗓子喊:“锦衣卫办案!谁敢阻挠?不想活了是不是?知道锦衣卫的厉害吗?抓你们跟抓小鸡似的!”
腰牌上“锦衣卫”三个大字红得刺眼,像沾了血,酒肆里瞬间安静下来,连筷子掉在地上的“叮当”声都听得清清楚楚,空气仿佛都凝固了。苏震握着酒杯的手紧了紧,指节泛白,杯沿都快被他捏变形了——他这辈子最恨的就是锦衣卫,李铭坤师叔就是被锦衣卫害死的,这官差的嘴脸,跟王国钢那老狗一模一样,都是仗着权势欺压百姓的败类!他刚要拔剑,指尖都碰到照胆剑的剑柄了,却见那酒客突然换了副模样,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像朵盛开的菊花,凑到官差跟前,语气软得像块棉花:“原来是锦衣卫大人!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刚才多有冒犯,您大人有大量,别跟这草民动怒,气坏了身子不值当。实不相瞒,小的有机密要事相告,就是找不到大人,今日真是缘分!您可有兴趣听小的说说?保准是天大的好事!”
这锦衣卫本是随王国钢来江阳打探建文帝消息的小喽啰,名叫赵三,因武功平庸,只会耍耍官威,只能在城里瞎转悠,连正经差事都轮不上。这一个多月来,他跟上司断了联系,像只没头苍蝇,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怕被纪纲追责砍头。刚才见店小二嘴碎,本想借着“诽谤朝廷”的由头显显官威,顺便敲诈点银子买酒喝,没想到竟有人送上门来“献机密”,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他立马松开店小二的衣领,还踹了对方一脚,骂道“还不快滚”,转头对酒客道:“你真有机密?赶紧说!要是真有用,少不了你的好处,赏你两锭银子都不是问题,够你喝半个月的酒!”
酒客却压低声音,往四周扫了一眼,眼神里满是“谨慎”,故作神秘地说:“大人,此处人多眼杂,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我怕隔墙有耳,万一被奸人听了去,误了大人的大事可就不好了。大人可否移步一叙?是关于……”他说着,用手指蘸了点酒,在桌上飞快写了个“建”字,写完赶紧用袖子擦掉,只留下一片湿痕,像怕被人看见似的,动作夸张得像在演皮影戏。
赵三眼睛瞬间亮了,像饿狼看见肉,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连连点头:“懂!懂!我懂!那我们找个僻静地方说,别被人偷听了!”说着就跟着酒客下楼,脚步都轻快了不少,连地上的腰刀都忘了捡,活像个被糖骗走的小孩。店小二趴在地上,看着两人的背影,偷偷吐了口唾沫,骂了句“狗仗人势的东西,早晚遭报应”,才捂着被打肿的脸,一瘸一拐地爬起来。
苏震在楼上看得真切,那“建”字虽写得快,却被他看得明明白白——十有八九是关于建文帝的!他心里又惊又疑,惊的是竟能这么快遇到知情人,疑的是这酒客来历不明,怕不是锦衣卫的圈套。他赶紧在桌上丢了几钱银子,动作麻利得像怕被人拦着,起身跟了上去。他运起刘铁嘴教的“轻云步”,脚步轻得像猫踩棉花,跟在两人身后,连衣角都没晃一下,赵三那蠢货和酒客竟丝毫没察觉,还在前面有说有笑,像一对“忘年交”。
跟了没多远,就到了郊外的树林。这里荒无人烟,只有几棵光秃秃的老树,树枝歪歪扭扭的,像张牙舞爪的鬼爪,风一吹,树枝“呜呜”响,像鬼哭似的,听得人头皮发麻。两人在一棵老槐树下站定,树干上还有个树洞,像只睁着的眼睛。苏震赶紧闪身躲到树后,屏住呼吸,竖起耳朵听,连心跳都放轻了,生怕被发现。
只听赵三急不可耐地问,声音都在抖,满是期待:“这里没人了,你快说!建文帝在哪?藏在哪个山洞里?还是哪个寺庙里?要是真能找到他,我升官发财了,少不了你的好处,赏你十锭银子,再给你个小官当当!”
酒客却突然变了脸,佯装诧异,挠了挠头,一脸无辜:“大人,您说什么呢?小的不知道什么建文帝啊!您是不是听错了?”
“你耍我?”赵三勃然大怒,像被戳破的气球,指着酒客的鼻子骂,唾沫星子喷了对方一脸,“那你说有机密相告,还在桌上写‘建’字,是什么意思?当我是傻子是不是?信不信我现在就砍了你!”
酒客“哦”了一声,恍然大悟似的,拍了下大腿,声音里满是“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