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法家之辩 (第1/3页)
盐铁专营的巨利如同强心剂,让苏源势力得以更高速地运转扩张。然而,随着地盘扩大、人口构成愈发复杂(新增大量流民和归附人口),原有的、基于宗族乡约和墨尘个人权威的惩戒体系开始显得力不从心。作奸犯科、纠纷冲突、乃至对新政阳奉阴违的事件逐渐增多。
这一日,墨尘面色冷峻地来找苏源和云芷,带来了近期的治安汇总报告,语气沉重:“公子,云先生,近日辖境内作奸犯科之事频发,偷盗、斗殴、乃至抗税事件皆有发生。旧有规约惩罚力度不足,难以震慑宵小。依我之见,乱世需用重典!当颁布严刑峻法,轻罪重罚,甚至恢复肉刑、连坐之法,方能以儆效尤,迅速肃清不法,稳固秩序!”
他的想法带着鲜明的法家色彩,强调严刑的威慑作用,主张通过加重惩罚来减少犯罪,手段直接而酷烈。这很符合他注重控制和效率的一贯风格。
苏源闻言,眉头紧锁。他本能地反感过于严酷的刑罚,认为这有违“仁政”初衷,容易造成冤狱和人心惶惶。但他又不得不承认,墨尘说的治安问题确实存在。他一时难以决断,不由地将目光投向云芷。
云芷放下手中正在核算的盐利账目,抬起头,看向墨尘。她的眼神平静,却带着一种审视的意味,仿佛要穿透墨尘提出的方案,直抵其核心逻辑。
“墨先生所言,旨在通过提高犯罪成本来遏制犯罪,初衷可理解。”云芷先给予了部分肯定,但随即话锋一转,“然,‘严刑峻法’之策,存在数点逻辑缺陷与潜在风险。”
一场关于法治思想的碰撞,就此展开。没有情绪化的争吵,只有冰冷的理智交锋。
“其一,边际威慑效应递减。”云芷抛出第一个概念,“刑罚过于严酷,可能导致轻罪之徒因恐惧同等重罚而索性犯下更重罪行。例如,若偷窃与杀人同判死刑,则小偷被发现时,更可能选择杀目击者灭口而非逃跑。此非遏制犯罪,乃助推犯罪升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