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残响余烬与孤注一掷 (第1/3页)
阴冷的风穿过废弃建材的缝隙,发出呜咽般的低鸣,与陈曜脑海中逐渐平息的思维风暴余波交织在一起。剧痛从尖锐的炸裂感逐渐转变为一种沉闷的、无处不在的钝痛,如同颅骨内里被填满了烧红的铅块。
他蜷缩在冰冷的角落里,像一只受伤后舔舐伤口的野兽,贪婪地汲取着这相对“平静”的短暂时刻。每一次呼吸都带着胸腔的刺痛和喉咙口的铁锈味。
那个黑影……那个提供“静默”场的陌生人……死了。因他强行建立的连接而耗尽了最后一丝生机。这个认知像一块冰,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胃里。为了自救,他间接剥夺了另一个生命。无序低语带来的不仅是痛苦,还有无法回避的道德深渊。
他甩了甩头,试图驱散这令人窒息的愧疚。现在不是沉湎于此的时候。死亡如同跗骨之蛆,依旧紧追不舍。
永鑫化工厂。三号仓库。72小时。
这三个词如同淬火的烙印,深深刻在他的意识里。陷阱的可能性超过九成。但即便是百分之一的机会,他也必须抓住。坐以待毙不是他的风格,从来都不是。
但他现在的状态,去了无异于自杀。他需要恢复,哪怕只是一点点。
首先,是离开这个临时藏身处。远处的警笛声已经完全消失,但那种被窥视的感觉,如同冰冷的蛛丝,依旧若有若无地缠绕着他。无论是“收藏家”的人,还是那个神秘来电者的“观察”,他都必须假设自己仍在监视之下。
他挣扎着起身,四肢百骸都在抗议。借助黎明天空那灰蒙蒙的光线,他辨认了一下方向,朝着与之前藏身的小作坊相反的区域移动。他尽量选择最阴暗、最不可能有监控的路径,像一个真正的幽灵,在城市的褶皱中穿行。
脑海中噪音的水平依旧很高,但或许是因为极度的疲惫和刚才那番“静默”连接的诡异体验,他发现自己对噪音的耐受阈值似乎被强行提高了那么一丝。虽然依旧痛苦,但至少不再像之前那样随时可能崩溃。
这是一种被痛苦硬生生锻造出来的、残酷的“适应”。
他找到一个半塌的废弃垃圾转运站,钻了进去。这里气味刺鼻,但结构复杂,堆积如山的废弃家具和建筑垃圾提供了足够的隐蔽点。他撕下相对干净的内衬衣角,蘸着角落里渗漏的雨水,勉强擦拭了一下脸上的污垢和已经干涸的血迹。
然后,他靠着冰冷的、锈蚀的金属箱体,闭上眼睛,尝试着做一些以前学过的、最基础的冥想和呼吸练习,不是为了平静——那是不可能的——而是为了尽可能地集中涣散的注意力,引导那所剩无几的精力修复身体。
这个过程缓慢而痛苦。思维的噪音不断干扰,身体的疼痛持续叫嚣。但他强迫自己坚持下去,像打磨一块粗粝的石头,一点点磨去那些最尖锐的杂念,将意识收束。
时间一点点流逝。外面的天色逐渐亮了起来,城市苏醒的喧嚣开始透过垃圾堆的屏障隐约传来,汇入他脑海中的噪音海洋。
不知过了多久,他猛地睁开眼睛。
体力恢复了一些,至少不再像风中残烛。头痛虽然依旧,但已经从无法思考的剧痛减弱为可以忍受的持续钝痛。更重要的是,他感觉自己对“无序低语”的控制,似乎精准了那么一点点。虽然无法关闭,但他似乎能更有效地区分背景噪音和那些更强烈、更异常的思维波动了。
这或许是那场危险的“静默”连接带来的唯一好处——通过极端的对比,让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