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陌上风吹不识君 > 第17章 岁歉犹存向学心

第17章 岁歉犹存向学心

    第17章 岁歉犹存向学心 (第2/3页)

先生……”我哽咽着说不出话,只能重重磕头,额头磕在冰凉的石板上,却觉得滚烫,“学生定不负先生所望!”

    “起来吧,”先生扶起我,拍了拍我身上的尘土,“读书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将来能让更多像你一样的孩子,不必再为口粮放弃书本。你要记住,困境里的坚持最可贵,莫要辜负了自己,也莫要辜负了这乱世里的一点笔墨香。”

    谢过先生后,我把铜钱小心收好,布袋贴在胸口,暖流传遍全身。

    回到书堂时,阳光正好透过窗棂,照在摊开的书卷上,“学而时习之”的字句被照得透亮。

    日子重新回到读书的轨道,却比从前更添了份底气。娘为了凑钱,接了更多缝补的活,常常在油灯下坐到鸡鸣,原本就单薄的身子越发清瘦,咳嗽声也重了些。

    我每日最早冲出书堂便飞奔回家,帮着劈柴挑水,夜里等娘睡熟了,再就着微弱的月光抄书,指尖冻得发僵,就往手上哈口热气继续写。

    聚福楼的掌柜念我可怜,偶尔让我帮忙抄写菜单,给几文银钱或剩下的饭菜,还总说:“小臣多吃点,读书费脑子。”

    书院里的同窗渐渐对我改了态度,或许是见我虽***活却能功课却没落下,或许是先生常在课上夸我“贫而不坠青云之志”。

    那日我在墨台添墨,李子玉路过时,竟破天荒地没出言嘲讽,只是哼了声便走了,倒让我有些意外。

    张明远更是主动把多余的宣纸分我几张:“晏兄,这纸放着也是浪费,你拿去抄书正好。”

    我连声道谢,把自己攒的半块墨锭递给他:“这墨送你,磨起来极顺。”

    一日课后,王骞舟叫住我,递来一个油纸包:“怀之,我家厨子做的点心,你拿去垫垫肚子。”

    我慌忙摆手推辞:“喻之好意心领,只是这太贵重了……”他却把纸包塞我怀里,眼底带着笑意:“不是施舍,是谢你上次帮我整理的策论批注,县太爷看了都夸条理清晰。”

    油纸包还带着余温,里面是几块精致的桂花糕,我想起娘许久没吃过像样的东西,便小心收着,打算带回家。

    夜里把糕点给娘时,她先是嗔怪我不该受人恩惠,尝了一口却红了眼眶:“臣儿,这味道,让我想起你爹在世时,过年才买得起的糖糕。”她把糕点分成小块,说要留着慢慢吃,我看着她眼角的细纹,突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读书,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让娘在苦涩的日子里,能尝到一丝甜。

    先生后来又推荐我去官府的书局帮忙抄书,工钱比别处高些,又不耽误课业。书局的管事见我字迹工整,还让我负责抄写公文,每月能多赚一百文。

    那段日子,粮价像断了线的风筝一个劲往上涨,瓦子巷的炊烟一天比一天稀疏。我家的米缸见底时,娘就把糙米磨成粉,掺上野菜煮成糊糊,她总说自己不饿,把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