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符针问骨 > 第十六章 骨痕深意(下)

第十六章 骨痕深意(下)

    第十六章 骨痕深意(下) (第1/3页)

    “王爷,您慢点,楚大人正在…”

    门口负责守卫的差役出言阻拦的声音响起。

    “知道,知道,正事要紧,给本王闪开…”

    是李宪…

    他怎的又来了?

    在殓房门口大肆喧哗,丝毫不遵守朝廷法度,仗着自己是王爷便可以擅闯大理寺重地,真是不可理喻。

    楚潇潇微微蹙眉,心底刚刚压下去的烦躁,又被他这一声暴喝,隐隐升起。

    这位寿春王殿下,未免好奇心过盛了些。

    行事又十分莽撞,他的到来,往往伴随着计划外的混乱一同来临了…

    然而,还不等她做出反应,门帘已被那双白皙的手指猛地掀开。

    “潇潇…潇潇…楚大人…哈哈哈…天大的好消息…你快来看…”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位年轻的王爷倒是风格迥异。

    他率先踏入内堂,身上换了一袭绯色的圆领锦袍,脸上带着一种急于邀功的神情,进来的第一瞬间便四下环顾,寻找楚潇潇的身影。

    “行了王爷,别喊了,下官还没有死,活着呢…”楚潇潇脸色阴沉,缓缓从木架子中间走了出来,抬着眉瞥了他一眼,“有什么好消息?”

    李宪嘴角的弧度更弯了些,将身子朝着旁边一侧,“你看…我把谁给你请来了…”

    楚潇潇这时才注意到,在他的身后跟着一位身着浅绿色鸿胪寺官袍,头戴幞头,年龄近四旬的官员。

    虽已至不惑之年,但面容仍显清癯,气色红润,整个人站在那里,便有一种儒生特有的沉稳气质。

    他跟随李宪骤然踏入透着阴寒气息的殓房,面对满室的白骨,眼底闪过一丝惊悸,但仅寸息之间便稳住了心神,流露着文人固有的风骨。

    只有那微微抿紧的嘴角,显示出其内心的不平静。

    “殿下…”楚潇潇的语气极其平淡,微带着一丝警示的意味,“此间乃大理寺殓房重地,非相关人等不得入内,王爷身为皇亲贵胄,怎可视朝廷法度于不顾!”

    她的目光平平扫视过李宪,而后停留在那位官员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这位是?”

    李宪对她展现出的冷淡毫不在意,反而一脸笑容给她介绍了起来:

    “这位可是本王费了好大一番劲才从鸿胪寺请出来的宝…周博士。专司突厥事务,深谙其语言文字,你不是正愁无人识得这些鬼画符嘛…”

    语气间还略微带着几分得意,脸上笑容更盛,“正好,周博士专精突厥语和各方杂文,尤其对于那些生僻古旧的文字,鸿胪寺无人能出其右,有他出马定能水落石出。”

    身后那位周博士上前一步,拱手行礼,声音温和绵软,“在下鸿胪寺主簿周明轩,奉王爷之命,前来协助楚大人破译字符,若有叨扰之处,还望大人海涵。”

    言语间,目光已不由自主地看向木架上刻满符号的骸骨,眼神中闪过一丝震惊。

    楚潇潇闻言心中一动,她在返回大理寺前确实让孙录事前往鸿胪寺请人,却没曾想李宪的动作如此之快,竟直接将人带了过来。

    而且从他的言语间不难看出,这位周博士绝非常人能比,自然在突厥文上的造诣极为专深,否则,以李宪的性格,断然不会带一个普通的官吏前来。

    今日他虽依旧莽撞,擅闯大理寺,但无异于为自己雪中送炭,当真是孙录事或自己去请,这等高人实难请得动。

    她敛衽还礼,“那便有劳周博士,此案重大,这些骸骨上的刻痕实难辨认,只是今晨王爷细看之下疑为突厥文,故而请专人来分辨,还请周博士不吝慧眼。”

    随后转头示意孙录事将刚刚拓印在桑皮纸上,墨迹还未干透的刻痕取来,“这便是几具骸骨上全部的痕迹,本使已命人尽数拓下,比划清晰完整,还请周博士过目。”

    周明轩接过拓片,只是快速扫了一眼,神色已然凝重。

    他并步来到一盏油灯之侧,手指悬在拓印之上,沿着上面的痕迹在半空中比划了几下,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