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临时起意 (第1/3页)
队伍一路西行,气候愈发的干燥,景色也日渐荒凉。
魏铭臻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紧跟在他身后的不是金吾卫,而是寿春王的三个护卫。
秦岭的风卷起猩红的披风,猎猎作响。
他面无表情地看着不断向西延伸的黄土官道,头时不时回瞥一下身后的人,眼神比刚出发时更加深沉了几分。
太子…寿春王…狄仁杰…楚潇潇…凉州…还有给自己下令的那个人…
各方势力因那几具刻满突厥文的骸骨而被卷入其中。
前方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呢?
真相?
还是陷阱?
他的嘴角不由得轻轻地抿了一下,一个冷冽的弧度转瞬即逝,没有人知道他现在心里想的是什么。
与此同时,坐在车内的楚潇潇大部分时间都在闭目养神,偶尔擦拭一下她的“天驼尸刀”和“白骨银针”,全然不管身旁喋喋不休的李宪。
要说这个寿春王,果然如她所料…自洛阳城外三十里自己坐上他的车开始,嘴基本上就没有停过。
“潇潇大人…你看那远处的山像不像一个趴着的骆驼?”
“潇潇…我新得了一句‘大漠风尘日色昏’,你觉得下一句该如何对?”
“对了,潇潇,你渴不渴啊,我这儿有上好的剑南烧春…”
……
每每此时,楚潇潇要么干脆不予理会,要么就用一个“嗯”或者“哦”就打发了,有的时候被问得烦了,便冷冷地回应一句:
“王爷,下官需要思考案情,请您让嘴稍微休息一下,不要让它出声…”
李宪也不恼,碰了钉子就自己摸摸鼻子,笑嘻嘻地坐在一旁品着香茗,看着窗外山陕之地的景色,随后用不了多久又故态复萌。
大部分时间里,楚潇潇虽然比较反感他这种行为,但他的存在无疑于给这沉闷的旅途里,增添了一抹虽然聒噪,但却并不惹人厌的欢乐。
而魏铭臻则始终处于队前,沉默地履行着自己护卫的职责,手下的金吾卫也一直与寿春王的车驾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一路上安排宿营,布置岗哨,一切都显得井然有条,其极强的行军布阵能力,和应对不同地势条件下的举措,让楚潇潇时刻注意着他的一举一动。
不过,对于他而言,和楚潇潇的交流仅限于到某一处后的请示罢了,再无其他沟通。
只不过无人注意的时候,他的目光会有意无意地扫过李宪的马车,眼底深处闪烁着一股暗涌。
太子和那个人同时给自己下了命令,自己要做得便是在这夹缝中圆满完成自己的使命。
至于楚潇潇,用那个人的话来说…她既是棋子,也是钥匙,必要时,也可以是……弃子。
经过连续几日的跋涉,西行之路,愈发显得苍茫。
过了陇山,便算是真正进入了河西地界。
黄土高原上纵横的沟壑被开阔的戈壁荒原所取代,天空看起来更显高远。
这里的云层十分稀薄,日头盛时,阳光直直刺下来,让人几乎睁不开眼睛。
此地的风也变了味道,没有了洛阳那般温润,代替的是戈壁滩上漫天的风沙与沙丘草植的土腥味。
就连一路上未曾观赏过风景的楚潇潇,也在队伍出了大震关后掀开车帘向外望去。
塞北沙陀凛冽风…儿时的记忆瞬间涌上心头…
“潇潇乖,等爹爹回来,给你带最爱吃的‘毕罗’和‘酥乳’…”
这是父亲楚雄在出征碎叶前夜与自己说的话,也是最后一句…
一股酸涩瞬间涌上鼻腔,让她忍不住连打了几个喷嚏,眼角滑过一道晶莹的泪痕……
队伍最前方的魏铭臻依旧是那副冷峻模样,指挥若定,跨马前行,金吾卫的威严在他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只是越靠近凉州,他眼底的担忧便愈浓重了几分。
太子的人应该早已抵达凉州,先行布置,但是那个人…似乎还没有察觉到半点动作。
河西之地,水永远比看到的要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