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北影厂子弟 (第1/3页)
一九九六年四月一日,星期一。
帝都的清晨还带着几分寒意,北影厂行政楼二层的会议室里却已经烟雾缭绕,为安顿职工子女工作的事吵的热火朝天。
直到北影厂厂长韩三坪推开会议室的门,场面才安静下来。
走进会议室,韩三坪扫了一眼围坐在长条会议桌旁的各部门负责人,不少人面前摊着笔记本,放着冒着热气的茶杯,摆在一旁的烟灰缸里已经积了不少烟蒂。
“都到齐了?”韩三坪走到主位坐下,打开自己的笔记本:“那咱们就开始吧。”
他环视一周,目光在财务科科长李为民和人事科科长赵建设脸上多停留了片刻。
两人都微微低头,避开了他的视线。
“上个星期,我参加了在星城召开的全国电影工作会议。”韩三坪开门见山道:“这次会议非常重要,由丁部长亲自主持,明确了我们电影行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会议提出,要推进电影体制改革。”
韩三坪顿了顿,加重语气:“这意味着,我们要转变观念,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等、靠、要了。”
他看见几位副厂长交换了一下眼神。
“具体到北影厂,我认为我们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抓好主旋律影片创作,这是我们的政治责任;二是开拓市场,拍出既叫好又叫座的影片;三是开源节流,充分发挥下属企业的盈利能力。”
韩三坪讲完星城会议的精神和要求后,会议室里一时间陷入沉默。
“大家有什么想法?都说说。”韩三坪端起茶杯,吹开浮在上面的茶叶。
财务科科长李为民率先开口,眉头紧锁:“厂长,星城会议的精神我们都支持,但是……”
他拖长了音调:“咱们厂现在的财务状况实在不容乐观啊。”
李为民眼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一条缝:“就说最近吧,冯晓刚那部《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咱们厂前期投入一百多万,开机没几天,就因为剧本没过审被叫停了。这笔钱,算是打了水漂。”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还不止这个……”李为民继续说:“厂里设备老化,维修费用越来越高;离退休人员的医药费报销,压得我们喘不过气。光是上个月,医药费就报了三十多万。”
他推了推眼镜,又补充道:“还有,为了缓解人浮于事的现象,解决人事矛盾,去年补助了不少职工子女去北电各系开设的培训班学习,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前后花了小几十万,今年还要送补助……但这可不是长久之计。”
人事科科长赵建设紧接着发言:“厂长,说到职工子女,我这也难啊。去年送去北电摄影系春季培训班学习的那批孩子,上个月已经结业,到现在工作还没着落。天天有家属来找我闹,要求厂里解决编制。”
赵建设摊开手:“可咱们厂现在人满为患,哪还有编制给他们?”
“就是……”
宣传科科长插话道:“昨天我还被老王的媳妇堵在办公室门口,说他儿子学了摄影,就得进厂里工作。我说现在厂里项目少,用不了那么多摄影师,她就不乐意了,说当初是厂里鼓励去学的。”
“……”
其他科室的负责人,也纷纷跟着大吐苦水。
韩三坪默默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他知道大家说的都是实情,北影厂作为拥有上千名正式职工的老牌国营电影制片厂,负担重,包袱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确实步履维艰。
“好了……”
韩三坪终于开口,打断了大家的诉苦:“困难我都知道,但光是哭穷解决不了问题。星城会议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要深化改革,要面向市场。”
他坐直身体,目光扫过全场:“关于资金问题,我们要开源节流。录音录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