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让未婚的人想结婚 (第2/3页)
的侧脸,想起那个在晨光中轻柔却意外的吻……她甩甩头,试图把这些画面驱散,告诉自己那只是工作。
但一种莫名的期待感,却在她心底悄然蔓延。这支倾注了她前所未有体验的广告,会是什么样子?会被多少人看到?
……
京城某涉外星级酒店的客房内。
灯光暧昧。
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战刚刚结束。
双方选手,男的叫大卫,女的叫丽莎。
别看起的是外国名字,实际上两人都是中国人,只是在外企工作,依着外企的规矩,给自己套了一个洋马甲。
大卫是某知名外企驻京代表处的销售总监,三十出头,海归背景。
丽莎是某外企市场部的经理,在魔都读的大学,思想紧跟国际潮流。
两人是在某个商业酒会上相识,因为都对西方生活方式心驰神往,便保持着一种超越普通朋友但又拒绝传统束缚的“现代”关系,崇尚即时行乐,信奉享乐主义。
为了掩盖方才的厮杀声,屋内的电视一直开着,这是大卫在国外学的招数。
正在播放的频道恰好是京城文艺频道。
两人洗完澡,还不太困,便看了起来。
丽莎本是随意地看着,但当看到安妮公主与乔·布莱德利在记者会上克制的告别,那双美丽眼眸中深藏的无奈与爱恋时,她不禁被吸引住了。
这部拍摄于五十年代的经典爱情片,曾是她少女时代的爱情启蒙,她曾无数次幻想过自己能像安妮公主一样,邂逅一段浪漫彻骨却又不得不珍藏于心的爱情。
她推了推刚躺下的大卫:“嘿,先别睡,陪我看完这个,《罗马假日》,我的最爱。”
大卫耸耸肩,无所谓地靠在床头,从床头柜拿起一盒万宝路,抽出一支点上。
差不多两个小时后,电影在经典的结局中落幕,字幕缓缓升起。
丽莎还沉浸在那种她所向往的、带着克制感和悲剧美的浪漫情绪里。
电视台的信号没有中断,短暂的黑场后,贴片广告时间开始。
首先是一条白酒广告,粗犷的男声吼着“够劲!”。
接着是一条保健品广告,夸张地宣传着延年益寿。
丽莎有些意兴阑珊,正准备拿起遥控器换台。
突然,电视屏幕暗了下来,不等丽莎反应过来,一道柔和如晨曦般的暖金色光芒缓缓晕开,一段舒缓而深情的钢琴旋律流淌而出,瞬间抓住了人的耳朵。
画面逐渐清晰。
逆光的朦胧感中,一位身穿洁白婚纱的新娘侧影浮现,头纱轻柔地覆盖着她姣好的轮廓,光晕在她周围勾勒出一圈圣洁的光边。
那婚纱的款式和质感,看起来就价格不菲。
站在她对面的是一位穿着挺括黑色西装的新郎,他的身影挺拔,侧脸线条分明,眼神深邃而专注地凝视着新娘。
低沉而充满磁性的男声响起,伴随着神圣的誓言:
“我愿意。”(I do.)
新娘微微仰头,头纱后,她的眼眸如水,闪烁着幸福与期待,红唇轻启,声音甜美而坚定:
“我愿意。”(I do.)
紧接着,最经典的画面出现——新郎动作看似很快,实则动作很轻柔的弯下身,将新娘的头纱向上掀起。
画面中只有新郎的上半身,所以撅腚的动作并不丑陋,相反,有一种说不出的优雅。
新娘配合地微微低头,随着头纱掀起一刹那间的惊喜感,抬起眼眸,长长的睫毛上仿佛跳跃着光芒。
两人的目光紧紧相锁,爱意几乎要溢出屏幕。
新郎从精心设计的角度,钻进头纱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