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先富”装逼的“正义性” (第3/3页)
清晰,引据政策,结合经济原理,将一个个尖锐的问题巧妙化解。
他并不激烈,但每一句话都沉稳有力,既肯定了先富群体的贡献,也将其消费行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挂钩,听起来合情合理,甚至颇具前瞻性。
李秀秀听得入了神。
她原本以为会看到一个急于为自己辩解的商人,或者一个年少轻狂的幸运儿,却没想到王盛的思虑如此缜密,格局如此开阔。
他提出的这套“有限正义性”的逻辑,虽然细想之下不乏有为自身业务辩护的意味,但确实提供了一个理解当下社会新兴现象的新视角,让她这个学新闻出身的也不禁开始思考市场经济下的消费伦理问题。
他才十九岁啊……
怎么就能想到这么多,看得这么远?
李秀秀看着台上那个挥洒自如、光芒四射的年轻人,心底那份因为昨日被拒而产生的些许委屈和功利心,渐渐被一种真正的钦佩和仰慕所取代。
见面会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王盛几乎是以一己之力,舌战群儒,虽然无法说服所有记者,但他的表现无疑赢得了不少人的尊重,至少在场的大部分人都觉得,这个年轻人不简单,他的成功绝非偶然。
最后,鹿城宣传口的工作人员看了看表,出面总结:“感谢王总精彩的分享和各位媒体朋友的踊跃提问。今天的见面会到此结束。”
话音落下,记者们或收拾东西,或意犹未尽地相互讨论着,也有人起身想再围上去追问几个问题。
李秀秀深吸一口气,抓住这个机会,挤开人群,快步走到正准备离开主席台的王盛面前。
“王总!”她声音不大,但足够清晰,脸上带着真诚的歉意和一丝紧张。
王盛停下脚步,看向她,认出了是昨天那个“道德绑架”的小记者。
“王总,对不起!”李秀秀从采访本里拿出那份叠得整整齐齐的道歉信,双手递了过去,微微鞠躬:“昨天是我太冒失,太急于求成了,说了很不专业的话,给您造成了困扰。这是我的道歉信,真的很抱歉!”
王盛有些意外,接过那份还带着女孩体温的信笺。
他打开扫了一眼,字迹工整,言辞恳切,确实反思了自己的错误,并表达了对他创业经历的敬佩和对新闻专业的重新认识。
王盛本就没有把这点小事放在心上,此刻见对方态度如此诚恳,便笑了笑,将信纸折好收进口袋。
“没事,李记者。你的敬业精神是好的,但以后要注意方式方法。”
说完,他便在宣传口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离开了会议室。
望着王盛离去的背影,李秀秀站在原地,暗暗松了口气。
至少没得罪人,后面或许还有接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