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重生归来,九千岁他为我杀红了眼 > 第十三章 入宫为妃

第十三章 入宫为妃

    第十三章 入宫为妃 (第2/3页)

哀家信不过太医院,不如——当众验血。”

    话音落,御林军押上两名稳婆,各捧玉碗。

    一碗置婴儿脐血,一碗置苏峤指尖血。

    裴九昭执银刀,当众滴入三滴无色药液。

    须臾,两碗血俱化为赤金,无一丝幽蓝。

    太后眸光一震:“怎会……”

    裴九昭拱手:“回太后,朱颜蛊母已被九千岁以极阳之血强行剥离,婴儿体内只剩苏氏血脉。”

    谢无咎淡淡接口:“臣以命换血,救此子,只为证明——苏氏无罪。”

    他扯开衣领,锁骨下缠着渗血纱布,隐隐可见蛊虫噬咬之痕。

    百官噤声。

    萧昱眼底划过一丝玩味:“如此看来,‘夺妻’一说不攻自破。至于弑相……”

    他抬手,冯保再捧一折——

    “曹相之死,实因其私铸龙袍、暗通南蛮,人证物证俱在。苏珩不过奉密旨行事,何罪之有?”

    太后霍然起身:“皇帝是要包庇苏家到底?”

    萧昱笑而不答,只抬手一挥。

    御门之外,忽有山呼声震天——

    “昭睿贵妃仁德!九千岁忠义!”

    “请陛下开恩——赦苏氏无罪!”

    百官回首,只见午门外百姓跪满长街,人手一本《昭睿外传》,翻到最后一页——

    上书:【若贵妃无罪,请万民请书为证,联名血书。】

    那血书末尾,已密密麻麻按满指印,一眼望不到头。

    太后踉跄一步,指尖发抖。

    她算尽人心,却没算到——

    市井小民,愿为一本戏文拼命。

    萧昱俯身,亲自扶起苏瓷:“苏氏,民心如此,朕岂敢违?”

    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即日起,撤苏峤案、释苏氏罪,封苏瓷——昭睿贵妃,仍赐婚九千岁谢无咎,择吉完婚。”

    谢无咎叩首,额触青砖:“臣,谢主隆恩。”

    苏瓷却在他身侧,轻不可闻地叹了一口气。

    ——戏唱到此处,该落幕了么?

    不,她知道,真正的好戏,才刚开场。

    回府马车上。

    谢无咎攥着她腕骨,声音低哑:“你拿苏峤的命与民心相赌,为何不与我商量?”

    苏瓷靠在车壁,脸色苍白:“若与你商量,你必不肯。”

    “你怎知我不肯?”

    “因为你欠我。”她睁眼,眸色幽幽。

    谢无咎喉结滚动,半晌,只挤出一句:“疯子。”

    苏瓷却笑了,指尖点上他心口:“谢无咎,你记着——今日之后,这个话本看的人会越来越会更高的。百姓要看贵妃与九千岁的洞房花烛,也要看太后如何垂死挣扎。你我若行差踏错一步,便是万民唾沫淹死的下场。”

    她声音极轻,像雪落无痕:“看来,你要永远记得欠我的了。”

    谢无咎俯身,以额抵她额:“好,只要你不忘记我就可以了……”

    车外风雪呼啸,车内暖意如春。

    可那春,是薄冰上的火,一踩就碎。

    夜半,苏府偏院忽起大火。

    柳氏被锁在柴房,活活烧成一具焦骨。

    苏峤跪在焦土前,双目赤红:“是我害了她……”

    苏瓷立于廊下,指尖微颤:“不,是我们害了她。”

    她抬眼,望向宫城方向:“太后在警告我们——下一个,便是阿还。”

    谢无咎握住她肩:“那就先下手为强。”

    “怎么做?”

    “你猜猜看?”

    他附耳低语,苏瓷眸光由惊转静,最后,轻轻点头。

    “好,那就辛苦阿瓷再为我们写一出好戏了。”

    三日后,京师传遍——

    “昭睿贵妃苏家女苏瓷感念乳母恩义,于午门外设祭,亲为柳氏扶灵。”

    “九千岁披麻戴孝,徒步扶柩三十里。”

    “百姓夹道哭送,纸钱遮天,追读新戏《柳母忠魂录》,一日售罄。”

    太后闻之,摔碎了整座凤仪殿的瓷器。

    而苏府,灯火长明。

    苏瓷抱阿还立于廊下,看那雪霁初晴,轻声道:

    “阿还,你瞧——”

    “人心这把刀,握对了,就是一把好刀。”

    谢无咎在她身后:“是的。”

    雪光映着刀锋,亮得刺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