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岳飞VS曲端 (第1/3页)
“好!”
刘浩顿时欣慰的拍了拍岳飞的肩膀,而后深吸一口气,道:“准备准备。”
“稍后,我会召集诸将,正式命你为前军先锋。鹏举,这将是你第一次独自领兵,要好好表现,”说着,刘浩语气一顿,道:
“须知,人微则言轻!”
“若想更好的实现抱负,还是要不断往上爬,站得越高,发声才会更响!”
“或许,换个角度看问题,比方说,有时适当的妥协一二,过了自己心中那一关,会有不同的风景呢……”
说完,刘浩见岳飞没什么心思的模样,对这位麾下偏校很了解的他,轻叹着点头。
而后又拍了拍岳飞的臂膀,也不再多言,转身大步走向自己的大帐。
他知道岳飞心里有一万个不愿意,他更知道,岳飞不是一个贪图高官厚禄的人。
可他更知道,岳飞是怎样的一个人!
全军之中,有很多人,他都会有所顾忌,会不会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做出其他选择,唯独只有岳飞,他相信,不会!
他若是临阵倒戈,或是直接不负责任的离开投奔太子,那他就不是岳飞!
岳飞对大宋的忠诚,从来都不是靠一份诏书真假来衡量的,他有自己的准则。
不论外界传言青城的诏书是否矫诏,从当初所有人默认康王是最后希望,保康王就是保宋祚的一刻起,有没有矫诏都一样。
只是没人想到那份包藏金人祸心的矫诏,真的会发下来,而康王也确实接了。
在不确定太子是否能自立之前,忠心耿耿的岳飞,是不会因为这些而改变立场的。
至于现在的形式,确实没人料想到。
而康王,对外做的事也是滴水不漏,悲情中,无奈接位,更是直接昭告天下,坦荡的明确表示过,诏书必是金人胁迫下达。
之后,更是从金人处,索要回被扣押的大臣,大半的皇族宫嫔女眷等等。
不但对南方的太子处处礼让,更甚至,对全天下扬言,太子南归就会还位!
一时间,在南方势力的拥戴下,朝廷那位,在这南方是深得人心的!
所以,不论官家的真实想法是什么,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朝廷那位是什么篡位。
面上,他明确说过,太子南归就还位,心里清醒的人都知道不一定,可谁能说出来?
这就是上位者权谋算计的高明之处。
有的人糊涂,什么都不懂,自然无所谓,但像是岳飞这样的人太过清醒,又太过忠义,考虑家国存亡,难免被政治所累。
此刻,岳飞已是南臣,他心里的忠义,也断断不会允许他倒戈或是离开。
因为他就不是这样的人!
如今赵构登基,不过是军中一个小小偏校的他,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他已是南廷之臣了。
“唉……”在风雪中驻足许久的岳飞无奈长叹一声后,转身返回自己营中准备。
“呜、呜、呜。”很快号角吹动,全军开始整装,各级部将,偏校纷纷攒动。
淮水大营,中军帐内。
刘浩端坐主位,目光扫过帐下诸将。
刚被遣散的众部将心中已经有了猜测,知道接下来将军要点将了。
他们知道,跟曲端打是不可避免的,毕竟这是官家下达的圣旨,无人可以违抗。
不过此时,众人都下意识的将目光朝着最角落位置坐着的岳飞看去。
一些对岳飞有了解的人,心中有所猜测,而不了解的,则是投去好奇的目光。
“诸位,”刘浩声音低沉而有力,“曲端已破武关,而我等距离邓州,山高路远,就算行军速度再快,也赶不上。”
“等我们去了,邓州怕是已落入其手。”刘浩话音落下,众部将都是微微点头。
不过他们也知道,刘浩肯定有了打算,于是都静静的听着,等着接下来的部署。
“不过,朝廷旨意已下,命我部驰援荆襄,阻敌兵锋,那就绝不容有失!”
刘浩说着,语气一顿,而后落在末位,开口低喝道:“岳飞!”
“末将在!”岳飞起身来到近前。
果然点将岳飞!早有猜测的一众部将,看向大帐中间位置挺拔的身影,神色各异。
“即刻起,你便为全军先锋!”
“你的任务,不是与敌纠缠,你要不惜代价的全速西进!务必要抢在曲端主力之前,抵达汉水北岸重镇,樊城!”
此言一出,帐中一众部将顿时一个个都不由的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让岳飞一个偏校去守樊城?
刘浩不理会众人惊疑,对另外两名资历较老的营指挥使继续下令。
“王贵,李大!”
“末将在!”两员统领应声上前。
“你二人各率本部,沿岳飞进军路线梯次跟进,沿途占据险要,布下疑兵呼应。”
“若遇曲端所部,能战则战,不能战则避,务必保全实力,不可浪战!”
“末将领命!”二人抱拳一礼。
部署至此,众将已然全都明白了刘浩的真正意图所在。
既然料定邓州必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