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我在襄阳那些年 > 第三章 蔡州城外计,少年露锋芒

第三章 蔡州城外计,少年露锋芒

    第三章 蔡州城外计,少年露锋芒 (第3/3页)

    孟之继点了点头:“义父,蔡州城防比预想的坚固,地道之计风险太大。”

    帐内的将领们闻言都沉默下来。连日来众将商议的都是围绕地道展开的部署,如今被这少年一语点破弊端,众人一时竟没了头绪。孟之经皱眉道:“可若不强攻,难道就耗着?蒙古人那边已经在催了。”

    “我想去城外看看。”孟之继忽然开口。

    “胡闹!”孟珙发出严厉声音,“夜里金军巡查极严,怎可随意涉险?”

    孟之继却看向孟珙:“义父,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只在帐里看沙盘,永远摸不清敌军的虚实。”

    孟珙盯着他看了片刻,忽然道:“那行吧。大用,你跟着,带十名斥候护卫,不可靠近城墙百丈之内。”

    王大用立刻挺直腰板:“是!”

    夜幕像块黑布罩住荒原。孟之继和王大用换上轻骑斥候的服饰,借着月色绕着蔡州城巡查。寒风刮过城墙,带着守城金军的喝骂声,城头上的火把忽明忽暗,映出垛口后晃动的人影。

    “你看西南角。”孟之继忽然勒住马,指着城墙一处,“那里的火把比别处稀疏,守城的士兵也多是老弱。”

    王大用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那处城墙下的积雪似乎比别处更深,隐约能看到拖拽重物的痕迹。“好像是……他们在往城头运石头?”

    “不是运石头。”孟之继眼神一亮,“是在加固城防。那里的城墙必定有破损,他们怕我们看出破绽,才故意用老弱虚张声势。”他调转马头,“再去东门看看。”

    蔡州东门的守卫明显严密得多,甲士林立,每隔十步就有一名弓箭手,城楼上还隐约能看到架设的投石机。孟之继看了半晌,忽然笑道:“有了。”

    回到军帐时,众将还在商议。见孟之继进来,孟珙沉声问:“有发现?”

    “义父,可声东击西。”孟之继走到沙盘前,拿起木杆指向东门,“金军在东门防备最严,我们明日集中火力猛攻东门,让他们以为我们要从这里突破,把西南角的守军也调过来支援。”他话锋一转,木杆落在西南角,“待到敌军兵力空虚,我们派精兵趁着夜色,从这处破损的城墙爬上去,打开城门。”

    王虎臣眼睛一亮:“西南角的城墙若是真有破损,这法子倒是可行。可如何让金军相信我们要攻东门?”

    “我们给他们加把火。”孟之继眼中闪过狡黠,“让蒙古人配合,在东门对面扎营,白日里敲锣打鼓,晚上放火箭骚扰。金军必定以为联军主力都在东门。”

    孟珙看着沙盘上被木杆点中的两处,又看了看儿子笃定的眼神,忽然拍板:“就依此计!之经,你带五千精兵,明日佯装强攻东门;王将军,你率三千死士,连夜准备云梯,待东门战况胶着,立刻突袭西南角!”

    三日后的黎明,蔡州城东门忽然响起震天的鼓声。宋军的投石机将火弹抛上城头,浓烟滚滚中,云梯架上城墙,士兵们嘶吼着向上攀爬。城头上的金军果然慌了神,连西南角的守军都被调了过来支援。

    就在此时,蔡州城西南角的阴影里,王虎臣带着死士们悄无声息地架起云梯。这里的城墙果然有处不起眼的裂缝,是早年地震留下的旧伤,金军仓促间用砖石填补,根本经不起冲撞。

    “上!”王虎臣低喝一声,第一个攀上城墙。守在这里的老弱金军根本不是对手,转眼间就被斩杀殆尽。城门被从内部打开,孟珙亲率主力涌入城内,与东门的孟之经前后夹击。

    这场战役比预想的还要顺利。金军主帅见城门失守,当场自刎,一万余名守军失去斗志,犹豫着要不要放下武器投降。宋军伤亡不足千人,将要攻破了金国最后的都城。

    捷报传回临安时,宋理宗正在批阅奏章。这位刚刚亲政不久的皇帝,听着内侍宣读捷报,白皙的手指忽然攥紧了狼毫笔。“求和?”他沉下声来,声音却异常清晰,“告诉孟珙,不准和!朕……大宋,要灭了这金狗!”

    这是宋理宗亲政以来第一次如此强硬的决断。这位素来被主和的声音吵烦了的新君,在亲政之后终于能够硬气一回。消息传到襄阳,时任襄阳知府的史嵩之——史弥远的侄子,不敢耽搁,立刻快马传信给蔡州前线的孟珙:“陛下有令,乘胜追击,会盟蒙古,务必灭金!”

    蔡州城的硝烟尚未散尽,寒风吹起孟之继的战袍,怀里的金书银卷微微发烫。他知道,攻破蔡州只是开始,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