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我在襄阳那些年 > 第八章 江陵破敌阵,襄阳复归宋

第八章 江陵破敌阵,襄阳复归宋

    第八章 江陵破敌阵,襄阳复归宋 (第2/3页)

能轻动,”别之杰看向他,“但蒙军在邓州有一支援军,若是他们赶来支援襄阳,我们的计划就危险了。我想请孟副都统率领本部兵马,前去阻击邓州的蒙军,为我们争取时间。”

    “末将领命!”孟之继毫不犹豫地答应。阻击邓州援军,意味着能离襄阳郊外更近,或许能趁机打探到黄蓉的消息。

    邓州城外的官道上,尘土被连日的马蹄踏得漫天飞扬。孟之继勒住战马,望着远处黑压压的蒙古援军,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这支队伍足有三万余人,旗号杂乱却透着一股悍勇之气,显然是蒙古从周边据点紧急抽调的精锐,目标直指被郭靖夫妇与别之杰围困的襄阳。

    “将军,蒙古人来了!”王大用策马上前,声音里带着几分紧张。他们麾下只有一万五千忠顺军,兵力尚不足对方一半,要想拦住这股援军,绝非易事。

    孟之继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波澜。临行前,孟之经的嘱托犹在耳畔:“之继,邓州是襄阳的门户,你务必在此拖住蒙古援军,至少五日。五日之内,别之杰与郭靖夫妇定能里应外合收复襄阳,届时你我再合兵一处,将这股援军一网打尽。”

    他握紧手中长枪,枪杆上的纹路被汗水浸得发亮:“以少胜多又不是首次,老子打的就是精锐!忠顺军个个以一当十,没在怕的。传我将令,前军步甲营列枪阵,后军弩兵上弦,骑兵营两翼待命!”

    军令如山,忠顺军将士迅速列阵。步甲营的士兵们肩并肩站成三排,长枪斜指天空,枪尖在阳光下闪烁着森冷的光,如同一片钢铁荆棘;弩兵们则半跪在地,手中的弩箭早已上弦,箭头瞄准了越来越近的蒙古骑兵;骑兵营的战马不安地刨着蹄子,骑士们紧握着马刀,只待一声令下便冲杀出去。

    “杀!”蒙古援军阵中传来一声怒吼,领头的百夫长挥舞着弯刀,率先冲了过来。紧随其后的蒙古骑兵如潮水般涌来,马蹄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黑压压的人流仿佛要将忠顺军的阵列吞噬。

    “放箭!”孟之继高声下令。

    “咻咻咻——”

    数千支弩箭同时离弦,在空中织成一张密集的箭网,朝着蒙古骑兵罩去。冲在最前面的蒙古兵纷纷中箭落马,惨叫声此起彼伏,冲锋的势头顿时一滞。

    但蒙古人的悍勇远超想象,后续的骑兵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冲锋,很快便冲到了枪阵前。

    “举枪!”

    步甲营的士兵们齐声大喝,将长枪放平,枪尖直指前方。蒙古骑兵的战马撞在枪阵上,发出骨骼断裂的脆响,骑士们纷纷被挑飞,摔在地上生死不知。

    “杀!”孟之继身先士卒,策马冲向一名蒙古千夫长。长枪一抖,枪尖如毒蛇出洞,避开对方的弯刀,直取心口。那千夫长猝不及防,被一枪洞穿胸膛,惨叫着坠马。

    忠顺军士气大振,王大用率领骑兵营从两翼杀出,马刀挥舞间,不断有蒙古兵落马。双方在官道上展开了惨烈的厮杀,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尸体很快堆积如山,堵住了原本宽阔的道路。

    这一战,从清晨杀到黄昏,蒙古援军发起了十数次冲锋,却始终没能突破忠顺军的防线。孟之继浑身浴血,手臂被刀砍伤,渗出血迹染红了战袍,却依旧屹立在阵前,长枪舞动如龙,死死挡住蒙古人的进攻。

    夜幕降临时,蒙古援军终于鸣金收兵。官道上一片狼藉,双方的尸体交叠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忠顺军也伤亡惨重,一万五千人折损了近四千,剩下的士兵个个带伤,疲惫不堪。

    “将军,我们快撑不住了。”王大用拄着刀,大口喘着气,“蒙古人兵力太多,再这样下去……”

    孟之继望着蒙古营地的篝火,沉声道:“撑不住也要撑。襄阳还没消息,我们多拖一刻,城里的弟兄就多一分胜算。”他转向传令兵,“去,让炊事营煮些热粥,给伤员换药。今夜加强戒备,防止蒙古人劫营。”

    接下来的几日,蒙古援军又发动了数次猛攻,却都被孟之继用计击退。他时而派小队人马袭扰蒙古军营,烧毁他们的粮草;时而利用地形设下埋伏,斩杀对方的先锋;甚至故意示弱,引诱蒙古人进入包围圈,再用弩箭给予痛击。

    忠顺军的士兵们虽然疲惫,却在孟之继的鼓舞下咬牙坚持。他们知道,自己多挡住一刻,襄阳城里的同胞就多一分希望。

    到了第五日清晨,就在孟之继快要弹尽粮绝之际,一名斥候骑着快马从襄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