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我在襄阳那些年 > 第十七章 心意

第十七章 心意

    第十七章 心意 (第1/3页)

    山洞里的火堆噼啪作响,跳动的火光在岩壁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孟之继和武三娘相对而坐,中间隔着一捧温暖的火焰,却谁都没有说话,只有山风穿过洞口的呜咽声在空气中流转。

    孟之继赤着上身,露出线条分明的臂膀和结实的胸膛。常年习武练兵,让他的身上没有一丝多余的赘肉,每一寸肌肉都蕴藏着爆发性的力量。火光映照在他古铜色的肌肤上,汗水划过的痕迹折射出健康的光泽,带着一种野性而阳刚的气息。

    武三娘的目光,总是不自觉地落在他身上。她自小在江湖长大,见过不少习武之人,丈夫武三通也曾是武林中有名有姓的好手,可从未有人像孟之继这样,年纪轻轻却有着如此强悍的体魄与沉稳的气度。他身上的每一道疤痕,似乎都在诉说着沙场的凶险与磨砺,比那些江湖争斗的印记更显厚重。

    放在往日,她断不会如此失态,可经历过生死一线,又被至亲之人弃如敝履,她心中那层恪守多年的枷锁,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松动。尤其是想到孟之继为救她所做的一切——舍出珍贵的神药,彻夜不眠地输送真气,甚至细致到为她搭建屏障、守护周全,心中那点异样的情愫便如藤蔓般疯长,再也抑制不住。

    孟之继察觉到她的目光,转过头时,正好对上她来不及收回的视线。武三娘像被烫到一般,慌忙低下头,脸颊泛起红晕,心跳也漏了一拍。

    “怎么了?”孟之继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刚睡醒的沙哑,却并不让人觉得唐突。

    “没……没什么。”武三娘的声音细若蚊蚋,手指下意识地绞着衣角。那件宽大的麻布短打穿在她身上,更显得身形娇小,与她平日干练的模样判若两人。

    沉默再次笼罩下来,却与之前的沉寂不同,空气中多了几分微妙的张力。武三娘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缓缓站起身,走到孟之继身边,轻轻坐了下来。

    两人之间的距离骤然拉近,近得能感受到彼此的呼吸。孟之继微微一怔,刚要开口,却感觉一个温软的身躯轻轻靠了过来,依偎在他的怀里。

    武三娘的动作很轻,带着一丝试探,也带着一丝孤注一掷的勇气。她将头靠在孟之继坚实的胸膛上,听着他沉稳有力的心跳,那声音仿佛带着某种安定人心的力量,让她连日来惶恐不安的心,终于找到了一处可以停靠的港湾。

    这是一种无声的表白,是与过去那个委曲求全、忍辱负重的武三娘彻底告别,也是向着这个给予她新生的少年,敞开了尘封已久的心门。

    孟之继的身体瞬间僵硬,手臂悬在半空,不知该环抱还是推开。怀中的温软与馨香萦绕在鼻尖,是成熟女子独有的气息,不同于少女的青涩,带着岁月沉淀后的温润,让他心头不由一荡。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武三娘微微的颤抖,那不是恐惧,而是紧张与期待。

    “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武三娘的声音带着哽咽,泪水不受控制地涌了上来。

    孟之继被她问得一愣,随即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你是郭夫人的朋友,我自然不能见死不救。”

    “只是因为这个?”武三娘追问,眼中带着一丝连她自己都没察觉的期待。

    孟之继看着她泛红的眼眶,心中微动,认真道:“也因为……你不该被那样对待。武三通负你,是他的错,你没必要用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武三娘尘封已久的心门。这些年,她总觉得是自己不够好,才留不住丈夫和儿子,午夜梦回,常常对着月亮哭到天明。可此刻,这个少年却告诉她,错的不是她。

    泪水汹涌而出,她再也忍不住,趴在孟之继的肩头,放声大哭起来。积压了十几年的委屈、不甘、痛苦,在这一刻尽数宣泄。

    孟之继僵在原地,手抬了几次,才轻轻落在她的背上,笨拙地拍着。他没说什么安慰的话,只是安静地陪着她,任由她的泪水浸湿自己的衣襟。

    哭了许久,武三娘才渐渐平复下来,抬起头时,眼睛红肿得像核桃。她看着孟之继被泪水打湿的肩头,脸上满是歉意:“对不住,弄脏了你的衣服。”

    “没事。”孟之继笑了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