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我在襄阳那些年 > 第二十二章 潭边夜语

第二十二章 潭边夜语

    第二十二章 潭边夜语 (第3/3页)

拿起桌上的银针,指尖摩挲着针尾:“郭小子的伤,比我预想的要重。那刀不仅划开了皮肉,还震伤了内腑,尤其是……”她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尤其是丹田附近的经脉,断了数处,加上蒙古狗喂他吞服了锁阳散,怕是……”

    “怕是怎样?”黄蓉追问,心提到了嗓子眼。

    瑛姑避开她的目光,望着窗外萧瑟的秋景,声音轻得像叹息:“你也精通医理,男子丹田受损,经脉断裂,若是寻常伤势,或许还有补救的可能。可郭小子受的是刀伤加内劲震荡,经脉断得太彻底,再加上那锁阳散……”她转过头,眼中带着怜悯,“蓉儿啊,你是聪明人,该明白我的意思——他以后,怕是不能人事了。”

    “不能人事”四个字,像四块巨石,狠狠砸在黄蓉心上。她踉跄着后退一步,撞在身后的木架上,架子上的药罐摇晃着,发出哐当的轻响。

    她不是不谙世事的小姑娘,自然明白这话意味着什么。她与郭靖成婚多年,虽聚少离多,却也是患难与共的夫妻。往后的日子,他们或许能像从前一样并肩作战,一样守护襄阳,可夫妻间最私密的温存,却再也不可能有了。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涌上心头,眼眶瞬间红了。可她很快稳住心神,深吸一口气,抬眼看向瑛姑时,眼中已不见慌乱,只剩下一种近乎执拗的坚定。

    “我知道了。”黄蓉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异常平静,“多谢瑛姑告知。只是这些话,还请您烂在肚子里,莫要让第三个人知道,尤其是靖哥哥。”

    瑛姑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她会是这个反应。她原以为黄蓉至少会哭闹一番,或是露出几分怨怼,却没想她竟如此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你……”瑛姑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最终只化作一声长叹,“你倒是比我想的要坚强。”

    “他可是郭靖啊。”黄蓉轻声道,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那笑意里有心疼,有怜惜,却唯独没有半分嫌弃,“他为了守护襄阳,连命都敢拼,这点伤算什么?能不能人事,又有什么要紧?我守着他,不是为了这些,是因为他是郭靖,是那个也曾答应过要陪我一生一世的人。”

    她走到窗边,望着郭靖病榻所在的方向,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她脸上,映出几分柔和的光晕:“我们一起经历过那么多事,从桃花岛到嘉兴,从蒙古草原到襄阳城头,早就不是寻常夫妻那点情分了。他是我的丈夫,是我孩子的父亲,也是我们的依靠。只要他还活着,只要我们还能一起,其他的,都不重要。”

    瑛姑看着她挺直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骨子里藏着一股比钢铁还硬的韧劲。她见多了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戏码,像黄蓉这样,明知丈夫有了难以启齿的缺憾,却依旧坚定守护的,实在少见。

    “罢了。”瑛姑收起银针,“我会尽力调理他的身子,至少让他能恢复些力气,日后行走作战不受太大影响。”

    “多谢瑛姑。”黄蓉转过身,郑重地行了一礼。

    瑛姑走后,隔间里只剩下黄蓉一人。她背靠着墙壁,缓缓滑坐在地上,先前强撑的镇定终于崩塌。眼泪无声地滑落,砸在冰冷的地面上,晕开一小片水渍。

    她不是真的不在意,只是不能在意。郭靖已经够苦了,她不能再让他因为这件事自责、愧疚。她是黄蓉,是郭靖的妻子,她必须撑起这片天,让他能安心养伤。

    “……当真一点办法都没有?”黄蓉的声音带着哭腔,压抑着痛苦。

    后面的话,孟之继听得不甚真切,却也明白了七八分。原来郭靖受的伤,远比看上去更重,竟连男子根本都被伤了。他心中一沉,想起郭靖夫妇情深意笃,若是因此断了延续后代的可能,对他们而言,该是何等沉重的打击。

    “我不在乎。”黄蓉的自语的声音忽然变得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我嫁给他,不单是为了传宗接代。他是郭靖,是我的靖哥哥,就算……就算他再也不能,我也守着他一辈子。”

    屋内陷入沉默,只有黄蓉压抑的啜泣声,断断续续地传出来。

    孟之继悄然后退,回到自己的房间,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黄蓉方才在月光下的笑容,想起她为郭靖疗伤时的温柔,再想到她此刻的隐忍与坚定,忽然觉得,这个女子身上的光芒,比他记忆中任何时候都要耀眼。

    窗外的月光依旧柔和,落在床榻边,却照不进人心深处的褶皱。孟之继躺在床上,辗转难眠。他知道,救出郭靖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面对的,还有蒙古人的追杀,以及这对患难夫妻不得不承受的沉重现实。

    而他自己,该如何自处?对黄蓉的那份情意,在知晓这一切后,更添了几分复杂。是继续留在他们身边相助,还是转身返回黄州,投身于更宏大的战局?

    夜色渐浓,黑龙潭的寂静中,藏着太多未解的心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