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雨声、诗与未完成的对话 (第1/3页)
林夏没想到会在周末就再次走进“转角咖啡”。
周雨在电话里热情洋溢:“来吧来吧!文学社的周末沙龙可有意思了,你不是想快点熟悉新环境吗?”
于是周日下午三点,林夏推开了那扇挂着风铃的玻璃门。咖啡香气扑面而来,混合着旧书页和甜点的味道。店内装修是复古工业风,裸露的红砖墙上挂满了黑白照片和学生们的艺术作品,靠窗的一排座位上,几个熟悉的身影正围坐在一起。
“林夏!这里!”周雨挥手示意。
林夏走过去,发现宋言也在。他坐在靠墙的位置,面前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和几本厚厚的书,手边是一杯几乎见底的浓缩咖啡和一颗薄荷糖。
“欢迎来到文学社的据点。”周雨拉着林夏坐下,“今天我们主要是讨论下一期杂志的选题。”
林夏数了数,加上自己一共七个人,大多是面熟的同班同学,只有一个戴圆框眼镜的男生她没见过。
“这是高三的学长,陈宇,我们杂志的主编。”周雨介绍道。
陈宇推了推眼镜,温和地笑道:“早就听说要来一位文笔很好的转学生,欢迎你。”
林夏有些不好意思地点头回应,在宋言旁边的空位坐下。宋言不动声色的把桌上的薄荷糖递给了她。
讨论开始了,大家轮流提出下一期杂志的主题设想。林夏安静地听着,注意到宋言虽然话不多,但每次发言都能切中要害。当有人提出“青春”这个过于宽泛的主题时,他轻轻摇头:
“需要更具体的切入点。比如‘未寄出的信’,或者‘转角遇见’。”
“转角遇见?”周雨眼睛一亮,“这个有意思!我们学校外面不就是转角咖啡吗?可以围绕‘转角’这个意象展开。”
大家纷纷赞同,开始讨论具体栏目的设置。林夏听得入神,没注意到宋言悄悄推过来一张便条。
【你想负责哪个栏目?】
林夏愣了一下,拿起笔在下面回复:
【我可以吗?刚来就参与编辑工作?】
宋言看完,指尖在便条上轻点两下,又写下一行字:
【你的眼光很准。《雨中的书店》那篇,当初编辑部有争议,是我力排众议选上的。】
林夏惊讶地看向他,宋言却已转头参与讨论:“散文板块可以设置‘转角风景’,小说板块做‘转角相遇’...”
讨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最终确定了各栏目的分工。林夏意外地被分配负责诗歌栏目的初选,这个决定是宋言提议的。
“林夏同学刚来,对大家的作品不熟悉,反而能更客观地评判质量。”
这个理由让人无法反驳。
散会后,大家陆续离开。林夏收拾东西时,发现宋言给她点了一杯拿铁。
“算是欢迎礼物。”他说,声音很轻。
林夏道谢后接过,暖意从杯壁传到掌心。
“你怎么回去?”宋言问。
“坐公交车。”
“我正好要去车站那边的书店,一起走吧。”
九月的傍晚,微风带着凉意。两人并肩走在铺满落叶的人行道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