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雨声、诗与未完成的对话 (第2/3页)
一时无话。林夏小口喝着拿铁,奶泡沾在唇上,她下意识地舔掉,注意到宋言的目光微微闪动。
“你为什么力排众议选我的那篇作文?”她终于问出憋了一下午的问题。
宋言放慢脚步:“因为真实。太多学生写作时在模仿成年人的口吻,但你的文字里还能听到十六岁的声音。”
林夏怔住了。这是她听过最特别的评价。
“谢谢。”她轻声说,“那...你为什么喜欢写作?”
宋言沉默片刻,目光望向远处:“因为我有很多说不出口的话,只能写下来。”
这个回答让林夏感到意外。在她看来,宋言虽然话不多,但每次发言都条理清晰,不像是表达困难的人。
快到车站时,宋言突然在一家书店前停下:“我要进去找几本参考书,你要一起吗?”
林夏看了眼时间,点点头。
书店不大,但书目精选,空气里弥漫着纸墨特有的香气。宋言显然对这里很熟悉,径直走向最里面的书架。林夏在文学区流连,指尖拂过书脊,忽然在一本诗集前停下。
《寂静的旋律》,作者署名“宋辞”。
她抽出书翻开,扉页上有作者的亲笔签名,字迹与她见过的宋言的笔记极为相似。
“那是我父亲。”宋言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他生前出版的唯一一本诗集。”
林夏手一抖,书差点掉在地上。“生前?”
“我小学时他因病去世了。”宋言平静地说,接过那本诗集,“这本书现在很难找到了,店主是我父亲的老友,所以一直保留着几本。”
林夏不知该说什么好,只能低声道:“抱歉。”
“不必道歉。”宋言将书放回架上,“他的文字还留在这里,这就够了。”
从书店出来,天色已暗。路灯初亮,在渐浓的暮色中撑开一圈圈暖黄的光晕。走到车站,林夏要等的公交车正好进站。
“周一见。”她踏上公交车,回头说道。
宋言点头,站在原地没动。
公交车启动后,林夏从车窗回头,看见他依然站在路灯下,身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孤单。她突然想起口袋里刚刚宋言给她的那枚薄荷糖,掏出来,剥开糖纸,将糖果放入口中。
清凉的甜味在舌尖蔓延,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苦涩。
周一清晨,林夏提前二十分钟到达教室。令她意外的是,宋言已经坐在位子上,正戴着耳机听什么。她轻轻坐下,他这才注意到她,摘下一只耳机。
“早。”他说。
“早。你在听什么?”
宋言犹豫了一下,将另一只耳机递给她。林夏接过,小心地放进耳朵——
是雨声。绵密而温柔的雨声,夹杂着远处模糊的车流声和偶尔的鸟鸣。
“这是...”
“我录的环境音。”宋言说,“写作时听,可以帮助集中注意力。”
林夏将耳机还给他,忽然想起什么,从书包里拿出一小袋手工饼干:“周末做的,谢谢你那杯咖啡。”
宋言有些惊讶,接过袋子:“你会烘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