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雨声、诗与未完成的对话 (第3/3页)
“跟我妈妈学的。她说过,食物是表达感谢最直接的方式。”
第一节课的预备铃响起,同学们陆续走进教室。周雨一进来就凑到林夏桌前:“周六的沙龙感觉怎么样?”
“很有意思,大家都很友好。”
“那就好!对了,这周五放学后我们打算去看电影,一起来吗?”
林夏瞥了一眼旁边的宋言,他正低头翻书,似乎没在听她们的对话。
“都有谁去?”
“我,你,可能还有李明和王璐...”周雨顿了顿,转向宋言,“社长,你也一起来吧?”
宋言抬头,先是看了林夏一眼,然后轻轻摇头:“这周五我有事。”
周雨夸张地叹气:“你每次都有事!算了算了,就我们几个去吧。”
午休时,林夏被周雨拉着去了食堂。吃完饭回教室的路上,她们路过公告栏,那里围着一群人。
“怎么了这是?”周雨好奇地挤进去,随即惊呼,“哇!宋言又拿奖了!”
林夏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公告栏上贴着一则喜报:我校高二(7)班宋言同学荣获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这不是很好吗?”林夏不解周雨为何语气如此夸张。
“当然好,但这已经是他这学期拿的第三个大奖了。”周雨压低声音,“听说他如果明年再拿一个国家级奖项,就有机会保送北大中文系。”
林夏再次看向那则喜报,宋言的名字被印得格外醒目。她想起那本诗集,想起他说“因为我有很多说不出口的话”。
下午的数学课,林夏发现宋言在笔记本上写东西,不过他写的不是课堂笔记,而是一些零散的词句。他写得很专注,连老师提问都没听见,还是林夏悄悄提醒了他。
放学时,天空飘起了细雨。林夏没带伞,正在教学楼门口犹豫,一把黑色的伞在她头顶撑开。
“我送你到车站。”宋言说。
两人共撑一把伞走入雨幕。雨点敲击伞面,发出细密的声音,很像宋言早上给她听的那段录音。林夏偷偷看他,发现他正微微蹙眉,似乎在思考什么。
“恭喜你获奖。”她说。
宋言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谢谢。那只是...”
他的话没说完,一阵风刮来,夹着雨丝扑到林夏脸上。她下意识地闭眼,再睁开时,发现宋言把伞往她这边倾斜了不少,自己的右肩已经被雨水打湿。
“你不用这样...”她试图把伞推回去。
“快到了。”宋言不为所动。
到了车站,林夏钻进候车亭,转身对宋言说:“谢谢你的伞。”
宋言站在细雨中,头发已经被打湿了几缕。他点点头,转身离开。
林夏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雨幕中,忽然觉得,这个看似冷静自持的优等生,内心或许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复杂和柔软。
公交车来了,她上了车,从车窗望出去,雨中的街道模糊成一片水彩画。她摸了摸书包侧袋,那里放着今天课堂上悄悄写的一首小诗,题为《雨中的黑伞》。
或许有一天,她会鼓起勇气给他看。但不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