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新厂房与新人(求月票!) (第1/3页)
“情况无需赘述,大家也都知道了,老厂的潜力已经挖尽,现在的生产完全跟不上订单。”
李言的开场白直接切入核心,目光扫过与会的财务总监张姨、生产厂长三叔、采购主管、人事主管以及通过电话接入的销售总监李姐。
“我们必须立刻开辟新战场。张姨,你牵头成立扩产小组,第一要务,就在厦边或周边工业区,寻找合适的现成厂房!
标准:三千平米以上,层高、承重、电力符合标准,交通便利,能快速投入使用。
租金可以谈,但速度是第一位的!”
张姨扶了扶金丝眼镜,眼神锐利,迅速在笔记本上记录:“明白,李总。我已经有备选的中介在寻找了,同时通过镇政府和发展局的关系网络打听消息。”
“三叔,”李言看向自己叔叔,语气信任而托付,“新厂房的规划、生产线布局、设备采购清单,你全权负责。需要什么,列出详细清单和预算,直接对接张姨。原则:标准化,成熟产线,要能最快速度安装调试投产!”
“放心!包在我身上!”三叔拍着胸脯,眼中充满了攻坚克难的干劲。
“采购部,立刻梳理所有核心元器件和紧缺物料的供应商名单,列出优先级。张姨这边租金预算初步确定后,我亲自带队去拜访关键供应商。我们需要预付货款,锁定未来三个月的产能!”
采购主管重重点头:“已经初步梳理完毕,随时可以行动!”
“人事部,新厂房的招聘计划同步启动。基于新产线规模,核算所需工人数量,招聘、培训工作立刻跟上,确保厂房设备到位,人员也能立刻到位!”
“收到,李总!招聘启事今天就能贴出去!”
会议结束,整个公司的核心引擎轰鸣着转向“扩产”轨道。
张姨展现了令人惊叹的行动力和本地化的商务能力。
她的电话打遍了长安镇乃至周边厚街、虎门各大工业区的物业管理和中介公司。
同时,她深知在中国内地办实业,与当地政府各部门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