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事了拂衣,刘备深藏功与名 (第3/3页)
关张赵三人,对许攸讲学的态度也各有不同。
关羽依旧是斜着眼睛看人,对许攸讲学不以为然,尤其是听到许攸对春秋的部分理解与常年所学不同时,更是嗤之以鼻,颇有不屑。
张飞则是听得津津有味,若不是场合不同,张飞都想上台去当许攸的捧哏了。
赵云亦是在认真听许攸讲学,与张飞不同的是,赵云在听的同时亦在认真思考,坚持贯彻刘备旧日叮嘱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仔细观察关张赵三人的反应,刘备不由暗叹。
刘备初时还不以为然,而今多年过去了,关羽、张飞还是这副臭脾气,即便是刘备也不得承认“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古话诚不欺我!”
改不了秉性,就只能留后手。
就如后世常言:诸葛亮配关羽,庞统配张飞,给主将配一个能让其心服口服的奇才,足可弥补秉性上的缺点。
刘备在阳翟城待了三日。
这三日里,阴修及颍川郡吏倒也没偷奸耍滑,认认真真的在执行“赈济饥民”的流程。
三日后。
刘备向阴修请辞,率众往葛陂而走。
阴修已经彻底得罪,久留无益。
豫州牧黄琬,刘备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直到刘备离开阳翟第六日,下军校尉鲍鸿和左校尉夏牟,才姗姗来迟。
鲍鸿是故意的。
在洛阳时,让刘备即刻出兵的是蹇硕不是鲍鸿,鲍鸿趁着蹇硕与刘备相争,就将主意打到了夏牟身上。
故而这十日,鲍鸿不仅对夏牟威逼利诱,还以金银珠宝收买拉拢夏牟麾下军吏,欲将夏牟架空后彻底掌控夏牟所辖西园兵。
夏牟虽曾是谏议大夫,但在揣摩军吏心思上远不如常年在军中的鲍鸿。
不到十日,夏牟所辖西园兵,几乎都倒向了鲍鸿,这让鲍鸿志得意满。
故而,在得知阴修及颍川郡吏竟然拿了五百万钱和一万五千石粮去赈济城外的黄巾,错过了讨贼立功机会的鲍鸿登时怒了:“阴太守,你这是在聚众谋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