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想象共同体 (第3/3页)
主宰星球,关键在于其独有的能力——构筑并共同相信种种“虚构的故事”,即“想象的共同体”。
无论是宗教神话、国家认同、货币体系还是法律规范,这些并非客观物理实在,却拥有强大的凝聚力,能驱使成千上万的陌生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协作,从而改造现实世界。
“共同相信的虚构故事——凝聚大规模人群——形成强大社会力量——改造物理现实。”
修真界的创立与扩张,同样遵循此理。
直接从无到有,凭空宣称建造“阴曹地府”,缺乏文化根基与民众的心理认同,推行起来势必事倍功半,甚至可能引发抵触与混乱。
而酆都,这座承载千百年幽冥传说的古城,本身便是阴司这个“想象共同体”在现实世界的锚点。
以此为基础,借助民众深植于心的文化记忆与集体想象来创建阴司,就像在一座早已打好地基、绘好蓝图的土地上施工。
民众接受度最高,信念之力汇聚最为顺畅,成功的概率自然远超凭空造物。
至于为何要将酆都城郭——不含酆都县民——沉入地心,崇祯也有考量。
地心是地球能量核心,位于地表以下约两千九百公里处。
从几何学角度看,它与星球表面任意一点的平均距离大致相等。
地心是庞大地脉网络的汇出之源与流转中枢。
故将阴司建于此,可最大限度地勾连、掌控遍布全球的地脉。
一旦成功,未来便可依托无所不至的地脉网络,关联人族生死。
生者阳寿尽时,魂魄经由最近的地脉节点,被接引至地心阴司;
而等待转世之灵,亦经由地脉,精准投送至全球各处的新生胎体之中。
如此,覆盖全球的轮回转世体系,便算大功告成。
【魂】道也将应【天命】而生。
战略意义可谓深远而具体,直接关乎【命】、【劫】、【妖】、【魔】等多条道途兴衰。
以至于崇祯必须将它列作,大明仙朝五项基本国策之一。